|
|
 |
——訪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院長霍建國 |
 |
《經濟參考報》:十六大以來的十年,,隨著對外開放的不斷深入,我國加快融入全球化的進程,,與世界經濟的互動與依存不斷增強,。十六大以來,我國外向型經濟發(fā)展取得了哪些主要成就,? 霍建國:十年前,,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對外開放步入新階段,,以對外貿易和利用外資為代表的外向型經濟迅猛發(fā)展,。在此基礎上,十七屆五中全會又對我國外向型經濟發(fā)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加快“走出去”和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這些構成了新時期外向型經濟發(fā)展的重要內容。十年來,,我國外向型經濟總量和競爭力都發(fā)生了巨大變化。 首先是貨物貿易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fā)展,。2011年我國的進出口總額達到3.67萬億美元,,成為世界第一出口大國和第二大進出口國。此外,,出口產品的競爭力大幅增強,,從出口產品的結構來看,機電產品出口已超過60%,紡織品出口雖占總出口的份額從23%降低到13%,,但紡織品出口的單位價值卻大幅提高。中國出口產品的顯性競爭力指數大幅上升,。 其次是吸收外資的規(guī)模和質量得到全面提升,。2001年至2011年,我國年利用外商直接投資從468億美元增加到1240億美元,,連續(xù)位居發(fā)展中國家首位,。中國吸收外資的規(guī)模不斷擴大,水平顯著提高,。
| |
 |
| |
|
|
|
 |
——訪國家發(fā)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研究員常修澤 |
 |
《經濟參考報》:十六大以來的十年,,中國經濟高速發(fā)展,,并且在2010年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可以說成績的取得與前一階段的改革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十年來在改革方面都取得了哪些成績? 常修澤:1992年中共十四大正式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目標,。2002年黨的十六大在改革方面做出的基調性部署:“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根據此部署,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對建成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做出了比較具體的安排,。這十年,,基本上是按照這個來操作的,。就改革的進展而言,,我印象比較深的有如下幾點: 第一,農村類體制改革,。十年來,,涉農體制改革方面成績是明顯的,特別是“少取,、多予,、放活”三條。首先,,“少取”,。2006年全面取消農業(yè)稅;同時,,取消農業(yè)特產稅。中國自商周以來,,在兩,、三千年的歷史上,何時有過農民不納“皇糧國稅”,?雖然,,據測算與改革前的1999年相比,,人均減負一年只有140元,,但全國農民每年減負總額達1250億元,也是不小的數字,。其次,,“多予”。十年來,,逐年較大幅度地增加涉農支出,,特別是對農民的種糧補貼,包括糧食直補,、良種補貼,、農機具購置補貼、農資綜合補貼等,。再次,,“放活”,特別是在產權制度改革上“動刀”,,如推進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允許農民采用多種形式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等。我到山東濱州老家調查,,鄉(xiāng)親們對“少取,、多予、放活”是開心的,。
| |
 |
| |
|
|
|
 |
——訪國家能源局專家咨詢委員會副主任、中國能源研究會商務副理事長周大地 |
 |
《經濟參考報》:中國是一個快速發(fā)展中的大國,,經濟的發(fā)展離不開大量的能源,。我國又是一個能源相對短缺的國家,保證國家能源安全至關重要,。十六大以來,,我國在能源發(fā)展領域都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 周大地:黨的十六大以來,,在科學發(fā)展觀指導下,,我國能源工業(yè)走過了輝煌的10年,,并為經濟社會實現長期平穩(wěn)較快發(fā)展提供了有力支撐。一次能源生產總量翻一番,,居世界第一,。煤炭,、天然氣產量分別增長127%和214%。石油產量穩(wěn)定在2億噸左右,,居世界第四,。電力裝機突破10億千瓦,新增裝機容量是前50多年總和,。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迅猛發(fā)展,,水電裝機超過2億千瓦,風電裝機超過5000萬千瓦,,太陽能熱利用規(guī)模穩(wěn)居世界首位,。節(jié)能環(huán)保成效顯著,特別是“十一五”期間單位GDP能耗下降19.1%,。同時“走出去”也取得了進展,,能源國際合作取得新突破,特別是石油天然氣,。三大石油公司可與世界大公司平起平坐,。 十年間,能源從需求到供給都取得了重大成果,,我國在能源方面的體制改革適應了現階段經濟社會發(fā)展的客觀需要,。為推進實踐科學發(fā)展觀,改變過度依靠資源性產品投入外延式擴張經濟增長方式,,我國首次將節(jié)能減排目標作為約束性指標納入國民經濟發(fā)展規(guī)劃,,并建立了各級政府的節(jié)能減排責任分解和問責考核制度,調整了相關產業(yè)政策,,還對重點耗能企業(yè)設定具體的節(jié)能降耗目標,,開展了多項重大節(jié)能工程。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