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當勞和肯德基的招牌色彩鮮艷,給人溫暖的感覺,,尤其是對匆忙得顧不上吃早餐的上班族,。對一個家庭并不富裕的孩子而言,一個漢堡就能帶來極大的滿足感,。但是你有想過嗎,,一個漢堡背后可能有著不為常人所知的真相!
1 Hamburg:Price=3,,Cost=30,??,?
購買一個漢堡也許只需要3美元,,但實際上,其真正的成本卻要接近30美元:其中,,10美元是環(huán)境和健康的成本,,轉嫁給了社會和我們的后代。而利潤攫取自普通民眾,、社群和社會——他們給用來做漢堡的牛肉,、水,、土地甚至工作機會補貼了20美元。
詹姆斯·麥克威廉姆斯在耶魯大學做農業(yè)研究的時候發(fā)現,,如果大平原各州不給水價補貼,,那么一磅牛肉的價格將為35美元。
我們并不是要刻意詆毀新鮮可口,、味美多汁的漢堡,,而要強調的是價值創(chuàng)造中殘酷的真相:普通人為漢堡支付的價格(3美元甚至更低)和漢堡實際發(fā)生的成本(30美元左右),兩者之間27美元的差價,,說明了工業(yè)時代食品生產商給百姓,、社區(qū)、社會,、自然環(huán)境及后代造成的傷害,。工業(yè)經濟的原理早就告訴我們,成本轉嫁和利益攫取不僅僅是以美分來計,,而是百倍于此——不可見的損害要比這大得多,。
也許,打開窗戶,,看一看今天的藍天,、河流,我們就會明白,。
薄價值:目前的利潤只是假象
記住,,我的目的,永遠是希望你和我一起思考并探究真相,。
經濟學中有一個概念叫“深層債務”,,原來說明當前經濟制度可能帶來的危害,可以把它理解成對普通民眾,、社區(qū),、社會、自然環(huán)境以及后代的負債,。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債務其實就是成本轉嫁和利益攫取。如果我從你那里借出10美元的利潤或者把10美元的成本轉嫁給你,,對你造成損害,,那就形成我對你的債務。雖然這種債務經常是不易察覺,、難以計算的,,但經濟繁榮需要將其結算、清償,。如果我不償還欠你的那10美元的債務,,經濟就無法發(fā)展,,我們只是把這10美元從桌上的一邊推到了另一邊而已。如果把這一比喻放大,、升級,,你就會看到全球經濟如同一屋子搖搖欲墜的紙牌。
一個漢堡產生大約1美元的利潤,。根據過去的商業(yè)規(guī)律,,最少有1美元的價值被創(chuàng)造出來。但是一個漢堡的全部成本大約有30美元,,而不是3美元,。創(chuàng)造出的1美元價值是經濟上的一種虛構:它指的是薄價值,非真正價值,。
真正發(fā)生的事情是,,漢堡生產者只承擔了全部成本中的2美元而又賺了人為計算的1美元,而27美元的經濟損失被轉嫁到了普通民眾,、社會和下一代身上,。
所以的問題就出在:真正的價值沒有產生,利潤只記錄下了賬面上的盈利假象,。事實上,,一個漢堡若要創(chuàng)造1美元的真正價值,不應以3美元為成本,,而應以30美元為成本。這是10倍的差距,。只是我們以前從沒有從這個角度去想而已,。
這其中所涉及的問題規(guī)模巨大,不能僅僅以百分點來計算,,而要以指數級來衡量,。
全方位地衡量資本的成本是一個高標準要求,目前還沒有一家公司知道如何計算,、應用和監(jiān)管,。但是有一點是肯定的:考慮全面的資本成本將降低企業(yè)的利潤,甚至使很多企業(yè)走向實際意義上的虧損,。如果考慮致人肥胖,、二氧化碳排放、營養(yǎng)不良造成的惡果,,那么漢堡生產商還能剩下多大利潤空間,?
這就是薄價值:即很多情況下,利潤只是一種經濟假象,,它并沒有考慮一個完整,、真實的資本成本,。顯然,以薄價值來衡量經濟的運行狀況,,從根本上,,是一種極其冒險而且短視的做法。首先因為它是人為的,,通常以對普通民眾,、社區(qū)和社會的傷害為代價換得;其次,,它是不可持續(xù)的,,今天“創(chuàng)造”出的價值就是明天犧牲掉的價值;最后,,這是沒有意義的,,因為它不能使普通民眾、社區(qū)和社會長久地享受到他們本應享受到的更重要的福利,。
比起藍天白云,,你真的愿意你的下一代用一個漢堡來換嗎?
建設型企業(yè):未來新商業(yè)文明的出路
我們生活在一個相互依存的世界中,,有許多看不見卻真實存在的關于人,、社會、公眾,、社區(qū),、環(huán)境的消耗和回報,這些作為一個整體,,作為人類整體利益,,包括我們下一代的利益,這些都應該作為我們考量經濟運行的核心指標,。
而有薄價值,,那就意味著一定有厚價值。而代之以目前這種成本轉嫁和透支的經濟運行和管理方式,,建設型企業(yè)的發(fā)展將成為未來經濟發(fā)展的新方向,。
建設型企業(yè)逐步邁向了一種更有價值的商業(yè)模式:讓每一塊錢都能產生真實的、可持續(xù)的,、有意義的價值,,也就是厚價值。長遠來看,,厚價值被視作是對人類真正有益的價值,,持久的、可見的回報。
建設型企業(yè)的制度要求,,其核心原則就是,,“破壞得更少,創(chuàng)造得更多(create more by destroying less)”
當建設型企業(yè)所創(chuàng)造的利潤對民眾,、社區(qū),、社會、自然環(huán)境以及后代都能持續(xù)地,、貨真價實地帶來有意義的好處時,,那么它們就創(chuàng)造了厚價值。
為了更詳細地加以說明,,我們回頭再看看漢堡的例子:產生厚價值的漢堡要么做長遠打算,,將全部所需成本30美元降至最低,即3美元,,要么相反地堅持做高品質漢堡,,使定價高于30美元。
所有先鋒企業(yè)都在試圖彌合二者的矛盾,,雖然這并非易事,,大多時候難以做到,或者總有不完美的地方,。但別忘了,,商業(yè)的發(fā)展是人類自己的杰作——就發(fā)生在這個喧嘩、嘈雜的世界上,。心存希望,,新的商業(yè)文明正在來的路上。
(本文摘自《新商業(yè)文明》,,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作者:[美]烏麥爾·哈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