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后喬布斯時代的到來(14)
一位經常和蘋果員工一起玩紙牌的硅谷工程師表示,大家心照不宣,,如果蘋果員工出現在牌桌上,,大家就該轉換話題了。擔心因泄密被開除,,這并非杞人憂天,。比方說,參加產品發(fā)布的人都會拿到一本名為《交通法則》的帶有水印的手冊,,里面會詳細說明發(fā)布會之前的每個重要事件,。這本小冊子里有一份法律聲明,它傳達的信息很清楚:如果這份手冊傳到了不該看的人手上,,相關責任人將會被開除,。
蘋果在維持紀律上可謂不遺余力。蘋果的一位前高級主管說:“總有一些東西要高度保密,。我們做過一個項目,,當時房間的一扇門裝了專用鎖,此外又設了好幾道門,把工作團隊和其他人隔開,。你得簽署一份特殊的保密協議,,確認你正在參與一項絕密工程,你不能對任何人提起它,,連對老婆孩子都不行,。”
對某些人來說,,保密的壓力讓他們不堪重負,。喬布斯的習慣是不斷告誡員工,公司發(fā)布的信息都是機密的,。一位前蘋果員工回憶說:“他會說‘倘若你對本次會議的內容有任何泄露,,除了立即辭退之外,我們的律師還會全力起訴你’,。這讓我很不舒服,。你做每件事都得小心翼翼,那簡直是場噩夢,�,!�
參觀者可以走進蘋果辦公室,但他們會受到嚴格限制,。即使是待在自助餐廳里的一小會兒,,蘋果員工也不愿意讓來客單獨行動。有些報道曾對此表示驚訝,。2011年中期,,一位科技行業(yè)的高管曾去蘋果訪友,蘋果不允許他在Twitter上發(fā)布任何關于這次拜訪的事,,也不允許他用當下流行的,、能識別用戶所在位置的Foursquare來“報到”。在蘋果看來,,僅僅透露有人參觀了蘋果的保密業(yè)務,,就會泄露蘋果的日常工作。[人們都好奇,,蘋果是否會阻止2011年添加到iPhone軟件中的新應用——“找朋友”(Find
My Friends),。蘋果將它形容為一種“臨時定位分享”服務。]
在大多數情況下,,遵守條例完全靠蘋果員工自覺,。但有些時候,在員工不在辦公室的時候,,即使他們只是去馬路對面喝啤酒,,公司也會關注他們的言行,。BJ餐廳和釀酒屋離蘋果的庫比蒂諾廠區(qū)特別近,內部人士甚至戲稱其為IL-7,,即無限循環(huán)路7號,。實際上,蘋果公司并沒有這棟樓,。公司里傳說,,有穿便衣的蘋果密探潛伏在BJ餐廳附近,還有員工因為在那里信口胡謅被開除,。這件事是真是假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員工們會反復提到這件事。這樣,,蘋果的目的就達到了。史蒂夫·喬布斯說過,,不談論公司內部事宜,,是他從華特·迪士尼那里學來的。魔幻王國(Magic
Kingdom)的創(chuàng)造者華特認為,,如果過分關注幕后的東西,,迪士尼在公眾心目中的奇妙形象就會被削弱。此外,,迪士尼公司還執(zhí)行了嚴格的內部保密政策,。20世紀60年代,在策劃佛羅里達州的迪士尼樂園時,,迪士尼組建了一個委員會來實施“X工程”(Project
X),。根據尼爾·加布勒(Neal Gabler)所著傳記《華特·迪士尼:美國想象力的勝利》(Walt Disney: The Triumph of the
American Imagination)的說法,關于這個新主題公園的內部備忘錄被編號存檔,,以備追蹤檢查,。
對員工施加壓力,避免信息落入不合適的人手中,,這是無可厚非的,。蘋果的扭曲之處在于,這些“不合適的人”還包括自己的同事,。用一位前蘋果員工的話來說,,這是一種“終極須知文化”。不同的團隊被故意分隔開,,有時候是因為他們不知不覺中成了競爭對手,,更多情況下則是因為蘋果的工作方式就是各自為戰(zhàn)。這樣一來,,就出現了一個簡單而驚人的附帶效益:員工們可以避免彼此沖撞,,有更多的時間做自己的工作,。在達到一定的級別之前,在蘋果是很難玩辦公室政治的,,因為普通員工根本沒有足夠的信息來參與游戲,。蘋果員工就像戴著眼罩的駿馬一樣,只能不顧一切地沖鋒陷陣,,其他事情都與他們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