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產能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五大重點任務之一,。解決好去產能過程中的職工分流安置問題,,關系到去產能成敗。
2016年,,我國確定鋼鐵去產能目標是4500萬噸,,煤炭去產能目標是2.5億噸,,這些產能涉及需要重新安置職工達80萬人。盡管中央已經安排了專項獎補資金,,但要讓這些職工切實得到妥善安置,,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在淄礦集團埠村煤礦,,盡管還有10年的可采儲量,,但他們依然果斷關閉礦井。礦關了,,員工怎么辦?為了能讓分流的職工得到妥善安置,,埠村礦一方面積極做好職工思想工作,向職工講清楚企業(yè)面臨的形勢,,幫助職工樹立“身份不能當飯吃,,賺錢才是硬道理”的理念;另一方面,積極轉變思路,,拓寬人員分流安置途徑,,特別是鼓勵職工外出創(chuàng)業(yè)。為了幫助他們解除后顧之憂,,還成立“留守家庭互助小組”“留守愛心服務站”等幫扶組織,,為職工創(chuàng)業(yè)提供貼心關懷。
去產能必然會帶來勞動力暫時剩余和閑置,。不過,,人始終是最寶貴的財富,。從埠村煤礦的經驗看,,做好去產能過程中的人員分流與安置,關鍵還是要通過設立機制,、創(chuàng)新方法,、支持鼓勵,充分調動職工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幫助他們找到合適的門路,、走上合適的崗位,他們就能創(chuàng)造新的財富,。
做好去產能過程中的人員分流安置,,困難和矛盾不少,。但只要多一些思路創(chuàng)新,多一些制度保障,,多一些人文關懷,,上下擰成一股勁,辦法總比困難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