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加拿大樓市有關收緊房貸的新政引發(fā)市場重點關注,,而加拿大央行15日也警示了當前樓市的脆弱性,。當前金融機構對樓市風險的擔憂正在凸顯,,但這一新政未必是對癥下藥,。
上周,,加拿大財政部宣布,,房產價格超過50萬加元的部分,,抵押貸款的首付額度將從目前的5%提升到10%,,而其余50萬元的部分首付款依然是5%,。據了解,此次收緊房貸是2008年以來最嚴厲的一次,,主要是為了給一些熱門城市火爆的樓市降降溫,。
據加拿大房地產協會的信息,目前多倫多的平均房價超過63萬加元,,比去年同期增加7.5%,,溫哥華則接近100萬加元,比去年上升15%,。
事實上,,近年來多倫多、溫哥華等地樓市高溫不退,,已經開始影響到國民債務負擔,。加拿大統計局日前公布的最新國民負債數據顯示,加拿大家庭欠債在第三季度創(chuàng)新紀錄,,每100加元的收入就有約164加元的欠債,。
然而,業(yè)內人士并不看好上述樓市新政的實際效果,,認為這對房屋銷售及其價格的影響將“微乎其微”,。一位政府發(fā)言人也指出,新政最多影響全國范圍內1%的房貸量,,在多倫多和溫哥華,,也最多分別影響到4%和6%的房貸量。
加拿大證券學院院士楊凡向筆者表示,,加國民眾第三季度負債水平達到新高,,因此,房地產市場的走勢再次成為焦點,。一般而言,,負債水平達到如此高度,將會令家庭消費放緩,,今年以來許多加拿大馳名的實體店倒閉,,就是消費能力疲弱的表現。
楊凡還認為,今年加國央行兩次降息,,大型銀行的房貸利息自10月以來不降反升,,反映出銀行對于潛在違約風險的擔憂,惜貸情緒彌漫,。
此次新政出臺有其深刻的國內外背景,,自去年下半年油價暴跌之后,加國經濟今年上半年一度陷入技術性衰退,。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和經濟合作與發(fā)展組織(OECD)都建議加拿大政府,,采取措施讓加拿大的商業(yè)銀行在按揭保險出現賠償時,為了最大限度地減少納稅人的損失,,政府必須考慮讓銀行承擔相應損失。
為此,,加拿大財政部正在根據這些組織的建議,,針對銀行如何承擔損失進行具體規(guī)劃,目的是當房地產市場風險爆發(fā)時政府和銀行間應有合理的風險分擔,。
不過,,正如楊凡所分析指出的,“低利息時代刺激了對利息最敏感的板塊,,特別是有杠桿的資產,,房地產就是最大的受益者”。當借貸成本低廉時,,有錢人的融資能力非常強大,,因此會出現“買樓如買菜”的風氣。但是,,普通人的資金有限,,即使利息低,首付卻如同攔路虎擋住去路,,在地產財富的積累上被拒之門外,。
業(yè)界擔憂,這種新政可能會導致資產錯配,,即有錢人房子多,,一出手賣套房子大把的現金到手,生活和退休無憂,。普通人現在缺乏投資渠道,,股票市場波動,固定收益產品幾乎收益為零,,房地產投資熱情被低利率所點燃,,又被提高首付的門檻擋住。
“這豈不是讓富者恒富的政策嗎?”楊凡說,。
在京東商城,、蘇寧易購,、天貓、1號店和亞馬遜這5家綜合性購物平臺購買了智能手環(huán)和家庭裝洗衣液兩種商品,。綜合來看,, 1號店在退貨政策執(zhí)行上表現比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