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連續(xù)數(shù)年衰退的實體書店正在悄然逆襲:從書店自帶咖啡館、餐飲,,到實現(xiàn)24小時營業(yè),,從單純賣書發(fā)展到舉辦藝術論壇、文化沙龍,,這些都使實體書店更兼具了休閑,、文化創(chuàng)意等體驗功能。實體書店運營模式的顛覆式變革,,吸引著人們重新回歸,。而伴隨互聯(lián)網的深度普及,有聲讀物正深刻改變著人們的閱讀習慣,,從看書到“聽書”,,一個全民“悅”讀時代正在來臨。
實現(xiàn)顛覆式變革 實體書店進入3.0時代
夜幕籠罩城市,,商鋪燈火逐漸暗淡,,喧鬧退去,偶有行色匆匆的路人穿過空蕩的街道……此時,,24小時營業(yè)的書店里燈光閃爍,,猶如一座燈塔,守望著城市的夜。
“書店存在的意義不只是賣書,?!碧K朋范說。
今年,,36歲的蘇朋范終于實現(xiàn)了自己兒時的愿望——“我有一座小樓裝滿書”,。她在古城西安的城墻腳下開了一間24小時的獨立書店,起名古西樓書屋,?!把阕只貢r,月滿西樓”,,蘇朋范說希望這間書屋成為愛書的人,、失眠的人、孤獨的人,、無處可歸的人在深夜中一處棲息之所,。
![]() |
趙乃育 繪 |
夜深人靜,,暖橘色燈光下,一排排書靜靜地豎立在書架上,,若有似無的音樂聲中,,五六個讀書人手捧圖書各占一隅,或端坐或倚靠,,以最愜意的姿勢閱讀,,一旁的書桌上水杯中熱氣緩緩升騰。在愛書人楊昌霖眼中,,最自由舒適的夜讀環(huán)境也不過如此,。
不打烊的書店在中國已不是新鮮事。早在2014年,,北京三聯(lián)書店開啟24小時不打烊模式,。隨后,在廣州,、鄭州,、西安,、重慶等地,一些書店的燈光徹夜亮起,,成為承載城市人文氣息的坐標,。
廣州的第一家24小時書店1200bookshop,被CNN評為全球最酷的書店之一,。2013年,,它的創(chuàng)辦人劉二囍在臺灣徒步旅行期間萌生了開一間24小時書店的想法,“為一座城市點燃一盞深夜的燈”,。受著名的莎士比亞書店啟發(fā),,1200bookshop里有一個專門為沙發(fā)客準備的角落,供他們一夜安眠,。
“我們是一間不止于人文,,更要有人情的書店?!眲⒍终f,,白天是生意,晚上才是態(tài)度和溫情,。每周六深夜12點,,各型各色的人聚集在這里,選定一個主題,,分享“深夜故事”,。
類似的分享活動幾乎每家24小時書店都會舉行,。在京廣尚悅24小時書店的經營者彭娟看來,,在中國,不少書店進入了“3.0時代”,,“與傳統(tǒng)意義上的書店相比,,更注重營造閱讀和文化交流的氛圍,通過舉辦活動為喜好閱讀的人打造一個交流的場所,?!边@家致力于推動全民閱讀書店,定期舉行親子閱讀會,、藝術論壇,、文化沙龍等活動。
“交流和分享讓書店成為一批愛書人共同的精神空間,,在這里與志同道合的人相遇,,相互啟發(fā)?!?4歲的朱希良是古西樓書屋的“忠實粉絲”,。他和100多位書友活躍在書屋的讀書會,、社交網絡,彼此分享感悟,、點評世事,、學習成長,他們之中有正在讀初中的學生,,也有年過六旬的剪紙藝人,。
“我想讓書店成為人們觀察世界的一個支點,白天黑夜,、風霜雨雪,、四季輪回,它的門不閉,、燈不滅,、思索不息、溫暖不止,?!碧K朋范的心愿正在成為現(xiàn)實。
80后小夫妻成于思和車韻創(chuàng)辦的南之山書店,,位于中國西南腹地的山城重慶的南山之巔,,從書店露臺遠眺,眼前是青翠的山巒,,沿蒼勁的山脊望去,,盡頭是滔滔長江。
由于位置偏遠,,顧客需要自駕才能到此,,但是這一點并沒有阻礙書店自開業(yè)起的火爆。平時上班日,,就有不少人來看書發(fā)呆,,周末更是需要預訂才有座位。書店樓上的幾間閱讀主題民宿也頗受歡迎,,周末總是住滿,。書店于2016年5月開業(yè),很快就收支平衡,,并實現(xiàn)了盈利,。
今年5月,老店旁邊新店開張,,為創(chuàng)業(yè)的年輕人們帶來更大的筑夢空間——小劇場,、儀式廳、藝術回廊,、派對場所,、法式餐廳……車韻說,,更加多元的經營項目讓南之山書店盈利渠道更多,生命力更旺,。通過一段時間的經營,,他們發(fā)現(xiàn)很多音樂會、讀書會,、文化展等活動吸引一家三代參加,,顧客群超出原本設想的青年人群,解決了目標受眾問題,。通過民宿,、餐飲、文化活動等多元化經營,,解決了書店盈利問題,。
書店的人氣為山頂這條略顯頹敗的老街帶來了生機。今年,,在南之山書店的成功典范帶動下,,6家文創(chuàng)企業(yè)正積極籌備落戶周邊?;ǖ?、會所、懸崖餐廳,、設計師民宿,,風格各具特色,功能相互補充,,一條更加“留人”的文化街區(qū)即將誕生,。
以書店為載體 打造復合型文化空間
在亞馬遜中國最近發(fā)布的2017年年中最愛閱讀城市榜中,合肥,、鄭州,、長春位列前三甲,其中合肥連續(xù)兩年蟬聯(lián)該榜單的榜首,。
只需繳納99元押金,便可免費把書從書店帶回家,;10天內歸還可享免費借閱,,押金隨時退還;三個月內讀完12本可享返還押金的8%作為“閱讀獎學金”……
繼現(xiàn)身2017年山東高考作文試題后,,有著“全國最美書店”,、“全國首家O2O智慧書城”、“中部地區(qū)首家24小時書店”之稱的合肥三孝口書店走紅網絡,。前不久,,這家安徽新華發(fā)行集團旗下的“網紅”書店又以全球首家“共享書店”的身份正式亮相,。
“‘共享書店’實現(xiàn)由買書到借書、把書店變成自家書房,、由個人閱讀到共享閱讀,,它是對實體書店運營模式的顛覆式變革?!卑不招氯A發(fā)行集團董事長曹杰說,。2017年,安徽新華發(fā)行集團依托旗下皖新傳媒的“閱+平臺”推出“智慧書房”APP,,首創(chuàng)“共享書店”新模式,。
今后,讀者走進書店,,只需要用手機下載“智慧書房”APP,,注冊并繳納99元押金后,掃一掃書后的條形碼,,就可把書帶回家,。
“原來圖書售賣掉,既是我們服務的開始也是服務的結束,,現(xiàn)在我們將實現(xiàn)更進一步閱讀服務,。”曹杰說,?!肮蚕頃辍眴雍螅瑫攴杖藛T將變身為專屬閱讀顧問,,給讀者提供個性化,、專業(yè)化、精準化閱讀服務,。讀者可以將“智慧書房”作為自己的個人書房,,對自己擁有的書籍進行管理,寫書評,、曬書拍等,,建立讀書社群,通過閱讀認識更多趣味相投的人,,在閱讀的同時,,傳遞分享價值、創(chuàng)造價值,。
想借書,、還書,不一定非要去圖書館或者共享書店,。最近上海開始試點將使用率不高的街頭電話亭改造成“共享悅讀亭”,,目前已初步有6種類型的不同功能添加的設計方案,,有的可以提供智能化、自助式的借書還書業(yè)務,;有的可以在其中小憩,、隨意翻看各種書刊;有的可以提供各類電子書的試讀或下載,,并且可以自我欣賞式地進行朗讀等小娛樂,;有的動態(tài)地介紹一本新出版書籍的方方面面;有的倡導“圖書漂流,、共享閱讀”,。合肥則在城市街區(qū)布點了24小時自助圖書館,可提供完全自助式服務,,市民繳納100元押金,,就可以直接刷二代身份證辦理讀者證,并免費借閱圖書,。
在書店,,甚至還有年輕戀人用“書香婚禮”的形式慶祝自己的人生大事。沈陽一家24小時書店——歌德書店的負責人許均揚告訴記者,,他們的書店里為讀者留了一個朗讀和分享讀書心得的讀書角,,周末時,會有讀者選擇到這里向自己心愛的人表白,,也有人選擇在書店里舉辦婚禮,。
如今,書店正被賦予更多功能,,扮演更多角色,,圍繞書店的基本功能打造出的復合型文化空間,正在逐漸成為吸引人們身心駐留的棲息地,。
從看書到“聽書” 互聯(lián)網知識消費大潮來襲
頭天晚上,,北京大學經濟學教授薛兆豐結束一段經濟學入門課程的錄制。第二天一大早,,一段10分鐘音頻就出現(xiàn)在成千上萬“學生”們的手機里,,早起的人們一邊刷牙、洗臉,、開車上班一邊收聽,,習慣性地享受著這份精神“早餐”。
自今年年初薛兆豐在網絡上開通“北大經濟學課”專欄以來,,這樣的場景幾乎每個工作日都在重復。課程“學費”是一年199元,,目前訂閱用戶超過18萬個,,總收費接近3600萬元,。
隨著互聯(lián)網在中國的深度普及,互聯(lián)網內容生態(tài)里充滿了標題黨和低俗的內容,,優(yōu)質內容成為稀缺品,。分答、得到,、蜻蜓FM,、知乎live等知識共享平臺涌現(xiàn),預示著知識付費春天的來臨,。
在“得到”APP上,,近30個不同領域的學者開設了付費專欄。天使投資人李笑來開設的“教你如何變得更值錢”專欄,,訂閱人數(shù)超過17萬,,科學作家萬維鋼開設的西方書單解讀專欄,訂閱人數(shù)超過12萬,。
專事英文學習的“薄荷閱讀”推出的線上短期閱讀訓練營也十分火爆,。每人收費近200元,僅一期的付費學員就超過400人,。
據(jù)阿里應用分發(fā)平臺發(fā)布的2017年二季度應用行業(yè)報告顯示,,以90后為主的知識付費用戶已達到5000萬,預計今年知識付費的總體規(guī)模將達500億元,。
“得到”APP過去一年獲得了超過1000萬用戶,。其推出的有聲讀物,用人格化的轉述,,迅速掃描一本書的核心內容,,讓其付費用戶能夠“每天讀完一本書”。
利用碎片化的時間,,幫助用戶達成類似“一天讀完一本書”的小目標,,是許多付費知識平臺的產品模式。
“好久沒有這么認真地讀英文小說了,?!痹谥貞c從事葡萄酒貿易的網友“黎可以”說,她訂閱了英語閱讀訓練營,,每天任意抽出10分鐘閱讀訓練營推送的英文小說片段,,堅持100天,就可以精讀完3本英文小說,。她還可以每天在朋友圈里曬出閱讀進展,,并隨時在微信群中與老師和其他訂閱者交流心得。
當無所不在的知識付費開始成為一種“標配”,中國網民的求知方式正悄然發(fā)生改變,。上海外企職員尚坤是一檔世界史音頻的聽眾,,每天吃早餐、做家務活,、跑步時,,他都會戴著耳機聽書,既不耽誤干活,,又能讓腦子接收到新信息,。
沈陽一家互聯(lián)網企業(yè)老板李春偉是“得到”APP、“吳曉波頻道”等財經產品的訂戶,?!盎ヂ?lián)網領域的新事物層出不窮,如果不每天收聽最新動態(tài),,感覺整個人都與行業(yè)脫節(jié)了,。”在李春偉身邊,,不少同事,、朋友一見面,“今天你聽了嗎”“最近聽什么呢”幾乎成了問候語,,學習,、求知,“做最好的自己”成為大家的追求,。
面對快節(jié)奏生活帶給人與人之間的隔閡,,通過網絡學習尋找同伴、建立社群,,也開始成為很多人生活的一部分,。中國流行讀書欄目——“樊登讀書會”目前已有會員260萬人,其在不少城市開展的線下活動,,讓志同道合的學習者找到了歸屬感,。
這兩個月,樊登讀書會沈陽分會組織者吳健格外忙碌:定期舉辦讀書分享活動,,每天約訪一名會員,,組織會員們參加當眾表達、授課等培訓……不久前,,會員們以眾籌方式,,籌集近20萬元開設一家書店。吳健說,,大家相互陪伴,,互為激勵,,這讓學習、成長的道路不再孤獨,。
“付費內容就是為讀者做減法,?!彬唑袴M總裁鐘文明說,,因為屏蔽掉了大量垃圾信息,付費反倒成為一種為用戶節(jié)省時間的方式,,被越來越多用戶所接受,。因此,他們的產品設計目標就是幫助用戶最大化地利用個人時間來獲取信息,。
用戶愿意付費的內容大致有兩類,,一類是具有強IP效果的經驗、知識,,另一類是因版權限制不得不付費的內容,。
但內容提供者很清楚,用戶只愿意為優(yōu)質內容買單,。在訂閱者利用碎片化時間學習的背后,,專欄作者及其團隊花費了大把的時間來制作內容。
鐘文明說,,精品節(jié)目不是簡單找個主播把文學作品讀出來,,而是要做創(chuàng)新與升華。如《細說紅樓夢》是臺灣美學大師蔣勛將美學與藝術相結合對作品進行深刻解讀的二次創(chuàng)作,,上線蜻蜓FM至今已有2.2億次播放量,。
不過,用戶為內容付費的習慣并非天然形成,,這部分歸功于政府近年來加強網絡版權保護的力度,。尤其是連續(xù)多年的“網劍行動”有效打擊了網絡侵權盜版行為。
與互聯(lián)網商業(yè)靠吸引流量,、構建龐大生態(tài)系統(tǒng)變現(xiàn)的模式相比,,知識付費因其投入成本低、產業(yè)鏈條短,、變現(xiàn)直接而備受個體創(chuàng)業(yè)者歡迎,,也契合了當下中國的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熱潮。
(記者 蔡馨逸,、谷訓,、劉美子、張紫赟,、陳諾,、王炳坤,、吳鍾昊、李榮,、孫仁斌/綜合報道)
![]() |
我國已經成為全球新能源汽車最大市場,,在關鍵技術方面逐漸取得突破,,并加快搶占國內外新能源汽車市場,我國汽車工業(yè)迎來前所未有的機遇,。
今年國慶前,,國家旅游局印發(fā)《關于規(guī)范旅行社經營行為維護游客合法權益的通知》,其中專門對出境旅行社收取出境游保證金行為予以規(guī)范,,明確出境社收取出境游保證金,,必須采取銀行參與的資金托管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