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了解到,,2017年中國嘉德春拍“當代藝術”板塊,,將隆重推出美術史上的鴻篇巨制——羅中立早期代表作《春蠶》?!洞盒Q》是羅中立繼《父親》之后,,為世人呈現(xiàn)的另一幅扛鼎之作,對于母親形象的塑造也成為當代中國美術史上重要一頁,。
20世紀70年代末,,藝術界逐漸從單一的政治圖式中擺脫,恢復起對社會現(xiàn)實的真誠觀照和表達,。在歷經人生痛苦與磨難后,,目光敏銳、思想深邃,、具有強烈人文主義傾向的第三代寫實主義畫家群體,,開始從被動接受的社會意識轉向自覺認知的社會責任,藝術創(chuàng)作也開始弘揚人性與理性,,開始承載藝術家們的歷史責任感,。這是極端政治藝術走向反面的必然結果,也是中國當代藝術百廢待興,,走向欣欣向榮的可喜標志,。在這個中國文化的重要轉折點,羅中立以一幅描繪辛勞,、苦楚農民形象的《父親》,,用人文主義關懷,將藝術從政治的神壇還原到日常生活和人本身,,并掀起和引領了新中國歷史上當代藝術的第一次浪潮,,即傷痕美術和鄉(xiāng)土繪畫的發(fā)展。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作為《父親》的姊妹篇,,《春蠶》同樣是想通過刻畫傳統(tǒng)農村中最具典型性的勞動女性形象,,來表達藝術家對農村、對農民無法割舍的“鄉(xiāng)土”情懷,。用“春蠶”喻母親,,也飽含著一位赤子對母親發(fā)自胸中肺腑的愛與感激,。這是羅中立繼《父親》之后,為世人呈現(xiàn)的另一幅扛鼎之作,,對于母親的形象塑造也成為了當代中國美術史上重要的一頁,。
《春蠶》創(chuàng)作于1982年9月,藝術家正處于其藝術生涯的黃金階段,,創(chuàng)作出此件載入美術史的代表佳作,,難能可貴。同題材作品,,在拍賣市場曾有兩張呈現(xiàn),。最早一件創(chuàng)作于1980年,2013年在香港地區(qū)拍場拍出4940萬港幣的高價,,現(xiàn)藏于龍美術館,;另一張則創(chuàng)作于1983年,2014年由北京拍場以4370萬人民幣成功拍出,?!洞盒Q》由美國私人藏家購藏三十余年,此次釋出實屬難得,。
不同于《父親》通過對人物五官、神態(tài)細致入微地描繪,,來達到震撼人心的效果,,《春蠶》將母親的銀發(fā)作為重點的超寫實部分,光源自上而下透射,,一絲一縷的銀發(fā)閃閃其灼,,質感蓬散卻不輕浮,厚重卻不呆板,,在光線的烘托下明暗有致,,栩栩如生。藝術家淡化了人物面部的處理,,從側面反映出母親含辛茹苦的人生歷程:低眉垂眼間,,皺紋布滿額頭,衣衫襤褸下露出一雙黢黑,、蒼老的手,。從上至下縱觀整件作品,由深及淺,,由黑到藍灰,,漸變至簸箕中的蠶的純白,畫面單純洗練,,過渡行云流水,。藝術家在作品中還運用對比來彰顯感情的張力:飽經風霜的手邊,,是象征新生與希望的桑葉,是充滿生命力的春蠶,;瘦削的,、骨節(jié)分明的手與豐滿的春蠶也具有強烈的沖擊力,這些苦心經營的構圖布局與安排,,使觀者不得不為之動容,。
無論是《春蠶》還是《父親》,在表現(xiàn)手法上依然處于羅中立早期的繪畫風格,,即安德魯·懷斯的藝術風格,。安德魯·懷斯是美國當代重要的新寫實主義畫家,描繪美國鄉(xiāng)間自然風土人情,,以精致逼真的寫實風格,,表現(xiàn)了人與大自然的交流與調和,樸實的題材,,引發(fā)人們懷念鄉(xiāng)土與自然的情思,。此外,懷斯用筆極為細膩,,他的筆觸十分尖細,,猶如用針尖在繪制圖畫。1981年,,趙毅衡在《世界美術》雜志刊登他的介紹和作品《克里斯蒂娜的春天》后,,便在中國油畫領域掀起一股鄉(xiāng)土藝術熱潮,羅中立早期的藝術創(chuàng)作在題材和表現(xiàn)方式上,,能看出懷斯對其深刻的影響,,尤其在《春蠶》母親形象中那一條條深陷的皺紋紋理,只是羅中立筆下更具深情,,讓人心酸不已,。
如果說,《父親》是一曲大氣磅礴,、震人心魄的交響,,那《春蠶》便可以視為一首娓娓道來的鋼琴獨奏,富于抒情與感慨,,承載著深厚的人文情懷,。他用《春蠶》為代表,用紀念碑式的構圖和超寫實主義手法塑造著中國普通人的典型形象,,用最真誠的藝術語言表達自己的批判意識和當代文化價值,,他的作品早已超越了單純的“鄉(xiāng)土”所表達的意義,而是體現(xiàn)一種文化的理性,、一種意識的覺醒,、一種對個體的尊重,。這種對現(xiàn)實的關注、對人性本真的描繪,,在當代藝術風潮中表達出對人民大眾的強烈情感,,從而在中國當代藝術史中寫下了深深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