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南京1月17日電 題:“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老吳書記“忙年”
新華社記者劉巍巍
“水管都包好沒?寒潮來啦!”“冬肥上足了嗎,?這場雪過后,又是豐收年,!”“門前衛(wèi)生要跟上,,可不能拖村里后腿!”……臘月二十四,,一場初雪讓古城蘇州的氣溫降到冰點以下,。早上7點半,蘇州高新區(qū)通安鎮(zhèn)樹山村黨總支書記吳雪春如常出現在村頭,,開始一天的忙碌,。
1969年出生的吳雪春是土生土長的樹山村人,2003年進入村委工作,,一干就是20年,。在他的帶領下,樹山村發(fā)展特色農業(yè),、興辦鄉(xiāng)村旅游,,從過去的窮苦村蝶變?yōu)椤肮锰K城外世外桃源”,入選全國文明村,、國家級生態(tài)村,、全國鄉(xiāng)村旅游重點村等。
圖為雪后的樹山村,。(受訪者供圖)
吳雪春是個急性子,,做事風風火火。他時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村民們都說,不管周末還是節(jié)假日,,總能在村里看到吳書記奔忙的身影,。
村里年味漸濃,農家小院中擺放著大大小小的腌肉缸,,屋檐下掛著一串串臘肉,、香腸、咸雞……8點半,,吳雪春步入6組22號沈根興家,。“老沈,這香腸灌得不錯,!身體還好嗎,,年貨備齊了嗎,梨樹修剪好了吧,?”吳雪春細細詢問,。
76歲的沈根興身體硬朗、聲音洪亮,,“放心吧,,身體好著呢,枝條趕在寒潮前就修剪好了,,冬肥也特意加了料,。”說著,,老沈摘下晾在院子里的自制臘肉,,非讓吳雪春帶幾塊回去不可。吳雪春連連婉拒,?!岸嗵澚诵〈海覀兊娜兆釉竭^越好,?!鄙蚋d說。
樹山村坐落在兩山環(huán)抱之中,,全村1700多人,,人均不足6分地。2000年以前,,村民們靠種植水稻為生,,只能填飽肚子。后來,,吳雪春頂住壓力,,帶領大家種植翠冠梨,大幅提高了經濟效益,。嘗到種梨的甜頭后,樹山村又發(fā)揮山地優(yōu)勢,,將出產的楊梅,、云泉茶與翠冠梨打包營銷,打響“樹山三寶”品牌,。
圖為吳雪春(右二)指導村民修剪梨樹,。(受訪者供圖)
沈根興一家三代五口,種植翠冠梨200多棵,茶葉,、楊梅各20多畝,。2022年,沈家僅農產品銷售收入就達20多萬元,。吳雪春告訴記者,,如今村里農副產品年銷售額穩(wěn)定在6000萬元左右,村集體收入超過1200萬元,,村民人均年收入5.5萬元,。
依托“樹山三寶”,樹山村旅游產業(yè)日漸紅火,,集聚了70多個農家樂,、民宿,年接待游客100萬人次,。
游客多了,,停車難了。上午10點,,空氣中又多了幾分清冷味道,,吳雪春匆匆趕回辦公室,撥通交警隊的電話,?!坝謥砺闊┠銈儯蠘幼?,興賢路兩邊輔路春節(jié)假期要開放臨時停車……我們一定組織好,,確保游客有序停放車輛,不影響交通……”放下電話,,吳雪春長舒一口氣,,“這樣算下來春節(jié)假期能騰出1500到1600個車位,應該周轉得過來,?!彼f,“別人過年是休息,,我們過年像打仗,。”
午后,,陽光穿透云層,,村莊中有了融融暖意,一些人家掛起的紅燈籠格外亮眼,。吳雪春走進“覽山·悅境”民宿,,老板娘曹莉莉正往屋里搬蝴蝶蘭,。“快過年了,,你們又要忙起來了,,我來看看準備得怎么樣了?!眳茄┐阂贿呎f話,,一邊幫曹莉莉搬花盆?!罢郎蕚渲?,剛去花卉市場買的蝴蝶蘭,給店里添點熱鬧氣兒,?!辈芾蚶蛘f。
圖為吳雪春走訪村里的民宿經營者,。(受訪者供圖)
樹山村媳婦曹莉莉過去從事跨境電商工作,,2020年她與丈夫重新裝修自家老房、經營民宿,?!坝[山·悅境”位于山腳下,昔日破舊的農房如今變身花園別墅,,幾位住客坐在窗邊,,曬太陽、品茶,、欣賞山景,。
曹莉莉家的民宿共8間客房,除接待散客住宿,、餐飲外,,還可提供會議、團建,、轟趴等服務,。淡季月營業(yè)額可達五六萬元,旺季月營業(yè)額超10萬元,。吳雪春叮囑說,,一定要精心準備食材、布草,,營造出鄉(xiāng)村年味,,讓游客乘興而來、盡興而歸,。
樹山村有300多畝竹林,,這是吳雪春“掃村”的必經之地。春夏秋冬,,寒來暑往,,竹子始終昂首向上。他說:“我要像竹子一樣,,以不變的熱情和務實的行動繼續(xù)前行,。”
下午5點半,,暮色漸濃,,炊煙裊裊升起,吳雪春回到辦公室開始謀劃明年的工作,。樹山村基礎設施多建于2013年前后,,歷經10年,多有破損,、落后之處,。吳雪春告訴記者,新的一年,,村里計劃投入500萬元升級改造基礎設施,。“前期我們已經摸過底,,哪些地方需要改造,,哪些地方需要修繕……趁年前這幾天,再把方案落實落細,,確保年后能馬上開工,,光陰不等人!”
圖紙,、報表,、預算方案……傍晚7點,吳雪春和同事們依然在討論,。天空如墨,,村委會的燈光令人備感溫暖?!懊?,心里卻甜滋滋的?!彼f,,樹山村的發(fā)展,就像當初種梨一樣,,是一個尊重規(guī)律,、用心耕耘的過程,。“雖然年過半百,,我仍將努力帶領全村走好農業(yè)增效,、農民增收、生態(tài)優(yōu)美,,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共贏的發(fā)展之路,。”
1月14日,,中國三峽集團與中交集團舉行水利電力建設資源專業(yè)化整合項目簽約,。央企專業(yè)化整合好戲連臺,能源,、醫(yī)療等領域率先落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803954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