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的“任性”更名愈演愈烈,,最近各種奇葩名稱紛至沓來,,成為眼下A股市場一大奇觀。
對于習慣概念炒作的A股市場而言,,這種低成本炒作手段已經成為一些主業(yè)不振的上市公司抬高身價,、拉升股票價格進而進行資本運作的終南捷徑。這種手段不僅助長了A股市場的概念炒作風氣,,也在信息披露,、內幕交易方面留下巨大風險。
5月10日,,多倫股份宣布,,基于業(yè)務轉型需要,擬更名為“匹凸匹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證券簡稱變?yōu)椤捌ネ蛊ァ?,“匹凸匹”是P2P的中文音譯。多倫股份的荒誕做法引來監(jiān)管當局的關注,。在上交所問詢函的追問下,,多倫承認此番轉型一無正式業(yè)務、二無人員配備,、三無可行性論證,,甚至連經營范圍變更都尚未獲得工商部門審批,只處于設想之中,。而更具有諷刺意味的是,,5月11日,經歷了此次奇葩更名之后,,多倫股份股價開盤即封上漲停板,。
實際上,類似多倫股份的“任性”更名不乏先例,,今年以來在A股更是愈演愈烈,。稍早之前,科冕木業(yè)更名為天神娛樂,,還將英文簡稱“KMMY”改為“ZEUS”(宙斯),;以制造煙花著名的上市公司熊貓煙花更名為“熊貓金控”,瞬間變?yōu)橹耸挚蔁岬幕ヂ?lián)網金融概念股,;海隆軟件因并購了一家游戲公司,,索性更名為“二三四五”;此前的深達聲A,,因為股票代碼是“000007”,,直接改名叫做“零七股份”,。上市公司的“任性”更名,已經引發(fā)了市場和投資者的關注,。
上市公司“奇葩”更名之所以頻頻出現(xiàn),,背后實際上是利益驅動。相對于企業(yè)業(yè)務轉型所面臨的巨大不確定性而言,,更名只需要繳納一定的登記費用,,近乎于零成本,而在熱衷于概念炒作的A股市場,,這種更名帶來的效果卻是立竿見影:有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上市公司發(fā)布更名公告后,持股30天平均漲幅達10.07%,,持股20天上漲概率達68.57%,。借助概念炒作抬高股價之后,更是為股東和高管的順勢減持創(chuàng)造了條件,,以天神娛樂為例,,這家更名還未滿月,就接到公司實際控制人朱曄,、石波濤減持股票的消息,。
根據(jù)現(xiàn)行規(guī)定,上市公司股票簡稱由公司從其工商登記注冊的全稱中自行選取,,是企業(yè)自己的權利,。但是從目前的情況看,一些公司出于炒作題材的動機,,刻意披露題材信息,,相關風險和事實依據(jù)披露不充分,故意給市場炒作留下巨大空間,。更名儼然成為低成本市值管理手段,,企業(yè)濫用更名權利,熱衷于通過更名提振市值,,本質上是一種短期投機行為,,更是助長了A股市場概念炒作的風氣。
盡管上市公司具有自主權限,,但股票簡稱屬于市場交易機制因素,,具有一定的公共性,,是企業(yè)向市場傳遞信息的工具和渠道之一,,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投資判斷??紤]到目前二級市場對于企業(yè)更名的反應,,這種行為還隱藏著內幕交易的風險,。而從目前情況看,對于上市公司更名還沒有明確的監(jiān)管政策,,亟待包括證券監(jiān)管部門以及交易所的自律機構明確相關監(jiān)管規(guī)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