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和鮮艷的玫瑰“打交道”是什么感覺?37歲的張小紅給出了答案:喜悅、寧靜。她說,玫瑰還給她帶來了豐厚的收入,,讓她成為出色的剪花工人,體驗到了從未有過的成就感和存在感,。
從農村婦女到“上班族”,,張小紅身份的轉變得益于當地政府和企業(yè)通力合作提供的就業(yè)機會。
2022年,,張小紅的家鄉(xiāng)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臨夏市建起了一個20萬平方米高新智能溫室,,專門生產鮮切玫瑰,。
這個總投資6.4億元,占地347畝的百益億農國際鮮花港項目不僅改變了很多像張小紅一樣的農村婦女的面貌,,而且憑借著先進的農業(yè)生產體系,,助力鄉(xiāng)村振興。當地人稱其為“超級玫瑰生產工廠”,。
記者跟隨張小紅走進玫瑰生產工廠,,一股突如其來的溫暖瞬間消散了冬天的寒氣。工廠內部的溫度被精心控制在20多攝氏度,,恰到好處地調和了四季的溫差,,使得這里的玫瑰能夠常年保持最美好的狀態(tài)。
脫去厚重的外套,,張小紅換上輕便的工作服,,戴好手套和帽子,拿起大剪刀,,開始了一天的剪花工作,。只見她走進幽深窄密的綠色長廊,直到看不見人影,。少許時刻,,她便抱著一大捧玫瑰走了出來,新鮮的露水從嬌嫩的花瓣上滴落,。平板車里盛滿清水,,她和其他工人們一起,將新鮮采摘的玫瑰用網紗細心地裹好,,然后放置水中,。再過不久,這些玫瑰將被運往全國各地甚至海外,,為人們帶來愉悅和享受,。
對于干慣了莊稼活的張小紅來說,剪花這個工作更輕松,,更重要的是,,她從剪花中獲得了巨大的成就感。她告訴記者,,今年3月,,經同村人介紹,她來到這里工作,。按件計酬,,多勞多得。她每個月的收入達到了五六千元,?!半x家近,,有收入,被尊重,,我打心眼里熱愛這份工作,。”
百益億農國際鮮花港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李澤田介紹,,鮮花港項目已帶動了當地500余人就業(yè),,其中大部分為女性,人均年收入可達4.5萬元,。
甘肅在海拔,、光照、空氣濕度和鮮花運輸等方面有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適合發(fā)展智能溫室花卉產業(yè),。目前,鮮花港平均每天產出約20萬枝鮮切玫瑰,。今年8月,,一萬余株鮮切玫瑰發(fā)往哈薩克斯坦,實現了本地花卉出口的“零的突破”,。
臨夏市委書記馬占才認為,,特色產業(yè)引領鄉(xiāng)村振興“加速度”,。項目好,,產業(yè)興,就能帶動更多像張小紅一樣的農民,。
為了讓“西北產”玫瑰更有市場競爭力,,鮮花港項目中還蘊含很多科技元素。在玫瑰工廠里,,記者看到,,一株株玫瑰的上方,懸掛著一盞盞泛著粉紅色的LED燈,。這項來自荷蘭的補光技術能根據玫瑰的不同生長階段,,調整光源,形成一個最優(yōu)“光配方”,,以提高玫瑰生長速度,、品質和產量。溫度適宜又不干燥的室溫也提醒著記者,,這里肯定有什么訣竅,。
走進集中供暖的天然氣鍋爐房,記者看到,,這里還有幾個特殊的管道和儲存罐,。李澤田說:“這是用于收集天然氣燃燒時排放的二氧化碳,,我們將收集好的二氧化碳再排放到溫室里,既能促進玫瑰更好地完成光合作用,,又能實現二氧化碳的零排放,。”
臨夏被譽為“中國花兒之鄉(xiāng)”,,花兒是一種原生態(tài)民歌,。如今,在這里,,人們用勤勞和智慧,,用科技和創(chuàng)新的理念,將這片貧瘠的土地變成生機勃勃的花海,。
?。ㄐ氯A社蘭州12月14日電)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xié)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803954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