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經濟出現(xiàn)企穩(wěn)跡象的同時,,房價和債務問題也進一步突顯,。
當前經濟處于“L”型的哪個階段?本次調查顯示:54%的經濟學家認為已經處在“L”型的“豎杠”末端;11%認為本輪經濟調整的觸底時間是今年三季度,80%則認為至少明年,。與此同時,,“去杠桿”遇到的最大問題仍然是債務,。
一線城市房價會下跌嗎?五成以上的經濟學家說:不會。僅有9%認為一線城市房價下跌最早是今年四季度,。
經濟學人調查由《經濟觀察報》發(fā)起,,每季度進行一次。受訪者包括投行,、研究機構和政府部門的權威經濟學家,。本次調查共回收有效問卷76份。
GDP守得住CPI不會通縮
今年上半年GDP增速為6.7%,,三季度能否守住6.7%?
本次調查顯示,,44%的經濟學家認為三季度GDP增速為6.7%,38%認為是6.6%,,兩項占比相加超過80%,,這也就意味著三季度經濟守住6.7%是沒有問題的。
海通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認為三季度GDP為6.7%;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認為三季度經濟趨穩(wěn),,GDP增速為6.7%;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主任祝寶良認為是6.6%;渣打銀行大中華區(qū)研究部主管丁爽則認為會略升至6.8%,。“經濟企穩(wěn)主要是受到政策的支持,,這一增長勢頭將持續(xù)至四季度,。”丁爽說,。
瑞銀證券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汪濤表示,,消費和進口的好轉也對三季度經濟企穩(wěn)起到了作用。
今年的三季度經濟處于“L”型的哪個階段?54%的經濟學家認為已經達到“豎杠”末端,,38%認為已經進入“橫杠”,,另有8%認為尚未到達“豎杠”末端。
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潘向東認為,,現(xiàn)在已經進入了“橫杠”階段,,李迅雷認為是處在“豎杠”的末端?!啊€(wěn)增長’仍面臨較大的壓力,,需要謹防經濟可能產生的失速風險?!迸讼驏|說,。
本次調查顯示,,57%的經濟學家認為“L”型還將持續(xù)3-5年,24%認為是1-3年,,19%認為是5—10年,。47%認為,2016年全年的經濟GDP增速是6.7%,,31%認為是6.6%,。
今年年初,大宗商品價格出現(xiàn)反彈,,不少人認為新一輪經濟周期將啟動,。李迅雷通過研究上世紀90年代至今的四次通脹發(fā)現(xiàn),CPI與GDP增速之間的關系更為密切,?!爸挥蠧PI上行,才有可能出現(xiàn)商品牛市,,實體經濟才會高增長,,中低收入階層的收入水平才能提高。若CPI上不去,,經濟也疲弱,放松貨幣后,,大部分貨幣流向資本市場,,實體經濟的投資回報率較低才是經濟減速的原因?!崩钛咐渍f,。
本次調查顯示:25%的經濟學家認為三季度CPI為1.5%,18%認為是1.6%,。而對CPI影響最大的因素中,,最主要三個仍然是:貨幣政策(占比45%)、豬肉價格(32%),、蔬菜價格(16%),。
連平表示,CPI運行基本平穩(wěn),,未來不存在明顯的通脹或者通縮壓力,。
貨幣“兩難”財政收支承壓
10月10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就積極穩(wěn)妥降低企業(yè)杠桿率有關政策情況舉行發(fā)布會,。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范一飛在發(fā)布會上表示,,貨幣政策將繼續(xù)堅持穩(wěn)健的基本趨向,保持靈活適度,,適時預調微調,,為降杠桿營造適宜的貨幣政策環(huán)境,。
貨幣政策的松緊適度,應該怎么理解?
“降杠桿有引發(fā)經濟收縮的擔憂,,央行這么表述是表示會適時托底的意思,。”中國農業(yè)銀行總行戰(zhàn)略規(guī)劃部高級分析師范俊林表示,,主要是相機抉擇,,如果經濟有滑出區(qū)間的危險,央行會加大寬松力度或實施定向寬松,。
民生證券研究院院長管清友表示,,上半年信貸增長過快,導致下半年信貸偏緊,。
10月13日,,中國銀監(jiān)會審慎規(guī)制局副局長王勝邦在發(fā)布會上表示,中國房價和房貸上升,,但總體問題不算嚴重,,不會損害金融穩(wěn)定性。
本次調查顯示:各有22%的經濟學家認為三季度的信貸總量為2.2萬億,、2.4萬億,、2.5萬億。同時,,54%的經濟學家認為三季度M2增速為11—12%,,42%認為是10—11%,今年年初設定的M2全年增速目標是13%左右,。
從近幾個月的信貸數(shù)據可以看到,,個人住房貸款增長明顯?!拔磥砜赡軙紤]信貸結構的變化,,比如利用窗口指導,限制房貸等,,核心是防風險,。”中銀國際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朱啟兵說,。
李迅雷將貨幣政策當前的處境形容為寬松兩難,。
81%的經濟學家都認為貨幣政策正處于“穩(wěn)增長”與“調結構”的流動性兩難當中。46%認為年底前還有一次降準,,38%則認為不會降準;71%認為年底前不會降息,,26%認為會降息一次。
申萬宏源證券研究所首席宏觀分析師李慧勇認為,,經濟短期企穩(wěn),,資金進出總體平穩(wěn),,貨幣政策進一步發(fā)力的可能下降;年內降準的概率仍然存在,但降息的概率總體已經不大,。
“財政政策的空間正在逐漸縮小,。”李迅雷說,。
本次調查顯示:當前擴大財政支出的困難主要體現(xiàn)在四個方面:稅收下滑(占比33%),,資金使用效率低(27%),地方政府投資意愿不足(20%),、存量資本盤活不足(13%),。
同時,44%的經濟學家認為年底前財政投資增速會繼續(xù)發(fā)力,,17%認為會表現(xiàn)乏力,。
一線房價不會跌 匯率“雙向趨貶”
房價飆漲、債務違約頻現(xiàn),,這意味著風險正在聚集,。
野村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趙揚發(fā)現(xiàn)中國債務問題存在一個典型現(xiàn)象:債務率高,但是杠桿率并不高——杠桿率一般是用負債和總資產的比例來測算,,或者是用負債和凈資產的比例,。而測算的結果是,這幾年的杠桿反而在下降,,原因是資產價格漲得更快,。
最近兩周,各地開始收緊房地產調控政策,。不過,對于已經迅速上漲的一線城市房價來說,,政策收緊可能對房價的影響并不會馬上顯現(xiàn),。本次調查顯示:只有24%的經濟學家認為會出現(xiàn)下跌,52%的經濟學家認為不會下跌,。
潘向東就表示,,調控政策加碼,很難讓房價見頂,。今年以來房地產銷售明顯提速,,1-8月已同比增長25%,新開工也扭轉了前兩年的下跌趨勢,,1-8月同比增長12%,。
汪濤認為,飆漲的房價還沒有將整體居民負債推至難以持續(xù)的高位,、或帶動新一輪地產建設熱潮,,現(xiàn)在談泡沫破裂并帶來重大沖擊還為時尚早,。
趙揚也認為,政府不會采取過強的措施來主動刺破房地產泡沫,,不過未來五年,,債務占GDP的比例不大可能會出下降。
本次調查也顯示:68%的經濟學家認為,,目前的房地產泡沫已經積累相當風險,,需要密切關注;16%認為現(xiàn)在還只是局部泡沫,16%認為泡沫還會繼續(xù)聚集,。
管清友認為,房地產調控收緊,,市場開始降溫,,房價回落已成大勢,。
一線房價最早什么時候可以看到明顯的下調?經濟學家的答案分歧很大,21%認為是明年二季度,,12%認為是明年一季度,9%認為是今年四季度,,9%認為是明年三季度,還有49%選擇的是“其他”,。此外,防止房價進一步上漲的手段中,,經濟學家認為最有效的是限貸(占比40%)。
相比于對房價的判斷,,經濟學家對股市是否見底仍有明顯分歧:31%認為沒有見底,29%認為已經見底,,10%認為不好說。同時,,62%認為今年年底前股市會維持在3000點—3500點,23%認為是2000點—3000點,,12%則認為是3500點—4000點,。
不過,,從價格來看,波動最大的還是股票(占比34%),,房價(20%),大宗商品(20%),,黃金(10%),債市(8%),,美元(8%)。
最近人民幣匯率貶值明顯,,78%的經濟學人認為匯率未來一段時間的走勢仍會保持雙向波動,但趨向貶值;14%認為會保持穩(wěn)定水平,,只要5%認為會逐步升值。值得注意的是,,61%的經濟學家都認為,美聯(lián)儲加息最早會選擇在今年四季度,。
汪濤表示,短期內人民幣匯率仍取決于美元對其他貨幣的走勢,,也取決于美聯(lián)儲加息的市場預期和實際步伐。
核心問題:房地產,、國企改革
房地產政策,、財政政策、國企改革,,這是祝寶良給出的2016年三個需要關注政策問題。
李迅雷認為需要關注的三個問題則是:房地產市場拐點,、民間融資風險,、去產能速度。
汪濤就表示,,政策依然面臨兩難抉擇,一方面需要防控房地產銷售狂熱及相關風險,,另一方面又需要穩(wěn)定房地產建設和投資以支持經濟增長。因此,,應該盡量避免在全國層面收緊房地產和信貸政策,而是可能繼續(xù)因城施策,、向部分地方政府施壓,要求其重啟限購限貸政策,、增加土地供應,。
本次調查的統(tǒng)計顯示,在經濟學家提及的需要重點關注的領域和問題中,,房地產和國企的占比均超過了八成。
而在上述問題背后,,另外兩個被頻繁提及的正是去產能、降杠桿,。
去產能與國企改革更為緊密地捆綁在一起。
在本次調查顯示:下半年經濟面臨的壓力中,,排在前幾位的分別是:企業(yè)債務(占比29%)、去產能(28%),、清理僵尸企業(yè)(15%)、銀行債務(10%),。與此相對應的,,當前結構性改革的重點分別是:國企改革(占比35%),、化解過剩產能(31%)、金融改革(16%),、土地改革(10%)。
10月10日,,《國務院關于積極穩(wěn)妥降低企業(yè)杠桿率的意見》發(fā)布,這份意見指出:企業(yè)杠桿率高企,,債務規(guī)模增長過快,企業(yè)債務負擔不斷加重,。在國際經濟環(huán)境更趨復雜、經濟下行壓力仍然較大的背景下,,一些企業(yè)經營困難加劇,,一定程度上導致債務風險上升,。
趙揚表示,,應該鼓勵兼并和收購(并購),,鼓勵民營資本進入,,加快“僵尸企業(yè)”的退出。
趙揚認為,,未來一兩年,中國經濟需要面對三個突出問題:一是經濟轉型帶來的總需求擴張不足,,二是宏觀政策的放松空間不像原先那么大,,第三方面是改革的困難。
祝寶良表示,要保持四季度經濟穩(wěn)定,,還得靠結構性改革,。
![]() |
2015年初啟動的省級醫(yī)改綜合試點已經從單項改革進入綜合改革“深水區(qū)”,遭遇利益格局難調整、部門合力難形成,、公立醫(yī)院動力不足等"攔路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