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地產界曾經的大佬興潤置業(yè),,日前因資金鏈斷裂轟然倒塌,。這家房企留下超過35億元的巨額債務,,其中銀行欠貸24億元,,非法吸收公眾存款7億多元,。興潤置業(yè)因地價下跌導致資產嚴重縮水,,進而資金鏈斷裂,。事件爆發(fā)以來,國內媒體持續(xù)關注,,“興潤置業(yè)”在一定程度上已被視為中國樓市的風險預兆,。結合其他不利因素,,甚至有市場人士擔憂,2008年的樓市調整是否會重來,。
這起個案首先反映出三四線城市中小房企的生存狀況,。這類房企負債比率高、銷售能力弱,,資金鏈十分脆弱,。近年來,鄂爾多斯,、溫州,、常州等不少三四線城市樓市成交低迷,商品房開發(fā)過剩,。去年底,,業(yè)界開始激辯中國樓市冰山是否已傳出“咔嚓聲”。當時的一些觀點認為,,冰山的“裂痕”主要出現(xiàn)在三四線城市,。但是,房價“裂痕”蔓延的速度似乎超過預期,,目前一二線城市房價都出現(xiàn)松動跡象,。2014年年初,杭州部分樓盤率先甩賣清倉,,之后廣州等城市也傳出降價消息,。而本周,北京萬科某項目開盤售價大幅低于市場預期10%以上,。如此背景下,,各地購房者觀望情緒愈發(fā)濃厚,今年3月市場上沒有出現(xiàn)預期中的“小陽春”,。
房價只是房地產行業(yè)的“面子”,,作為資金密集型行業(yè),“錢”才是它的“里子”,。由于前期宏觀調控,,銀行信貸無法滿足房企需求,近年來,,房企通過信托產品大量融資,。數(shù)據顯示,今年房地產信托到期規(guī)模近2500億元,。去年地產信托到期規(guī)模近2000億元,,受調控政策影響,一些房企已經支持不住,導致8個房地產類信托出現(xiàn)兌付危機,。今年前三月,,各地樓市價格還能勉強撐住,但成交量都是同比大幅萎縮,。沒有成交量,,就沒有資金回籠,這讓“錢緊”的地產商情何以堪,,也讓市場更加擔憂巨額地產信托能否如期兌付。
令市場不安的消息進一步傳來,。近日,,央行將人民幣匯率每日波幅上限擴大至2%,此舉增強了貶值預期,。于是,,在過去數(shù)周已經歷一波快速貶值的人民幣,,這幾天更是連續(xù)大幅下滑,,匯率創(chuàng)下近一年新低,。人民幣如持續(xù)貶值,,將導致人民幣資產縮水。同時,,人民幣貶值讓資本流入速度大幅放緩,,這也給房地產價格帶來壓力。因此,,市場預期人民幣貶值或將刺破房地產泡沫,。在各種不利因素影響下,一些業(yè)內人士近期顯得有些悲觀,,認為一旦因為信貸等因素導致普遍觀望,,樓市出現(xiàn)2008年、2011年那樣的調整并非沒有可能,。
作為2010年房地產調控政策的一部分,,房地產企業(yè)的上市、再融資和并購重組,,已被證監(jiān)會暫停近四年時間,。然而,這一禁令已被打破,,近日有地產企業(yè)借殼上市,,有的上市房企通過定向增發(fā)股票完成再融資。這一政策變化,,是否說明管理層已預感到形勢嚴峻?當然,,管理層以市場化行為“救市”無可厚非,。目前需要警惕的是地方政府。在土地財政格局下,,地方政府與房地產行業(yè)已形成利益共同體,,樓市一旦出現(xiàn)“不測”,必須嚴防地方政府再次越權出臺稅收,、財政等刺激房地產市場的政策,,避免2008年的救市一幕重演。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fā)后,,半年多時間里,,數(shù)十個地方政府相繼推出聲勢浩大的房地產救市新政。救市政策包括按房款總額給財政補貼,、減免交易稅費,、購房退稅、商業(yè)貸款轉為公積金貸款等等,。救市的后果有目共睹,,房價逆轉飆升,一線城市房價更是暴漲;有政府做背書的地產商更加無視風險,,三四線城市急劇擴張,,鬼城頻出;中國經濟更嚴重地被房地產綁架。
目前沒有人知道,,中國的房地產將走向何處,。就算前途未卜,政府也要管好自己的“手”,,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如果某些地產項目有淪為爛尾樓的危險,政府應該鼓勵接盤,,最大程度保障購房戶利益,。對于那些無視風險的地產商,破產是它們必然的歸宿,,地方政府無權濫用資源,,越位救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