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接連有不少城市出臺地方樓市調控新政策,。其目的路人皆知:部分地方試圖借此爭取完成年度房價控制目標,,以便對上對下好交差;即便在沒有希望完成全年房價控制目標任務的情況下,也算做出了一種“積極控制房價”的姿態(tài),。不過坦率地說,,這輪緊急調控還是缺乏誠意。
首先是啟動時間太晚,。多數(shù)地方政府年初制定的年度房價控制目標是“房價漲幅不高于當?shù)厝司芍涫杖雽嶋H漲幅”,,而早在上半年,南京,、廈門等城市的房價漲幅便已超過了當?shù)厝司芍涫杖霛q幅,,而這些地方選擇在11月份才出臺樓市新規(guī)。年底才突擊搞調控,,效果豈能理想?
其次是新政缺乏新意,。盤點這些城市出臺的新規(guī),主要圍繞三點:一是調高二套房貸款首付比例;二是抬高外地購房者的購買門檻,,主要是延長社保繳存年限;三是增加住宅用地供應量,。這些舉措只是增加了舊政策的干預力度,而未見新措施出臺,。
再者,,部分城市并非主動調控,而是被動調控,。據(jù)悉,,南京、武漢,、廈門等城市,,就是在近期被住建部約談后才出臺調控新政的�,?梢�,,很多地方政府并不想真正兌現(xiàn)年初的承諾。
在筆者看來,即便是緊急調控,,也需要誠意,。如果主動調控、早日調控,、祭出“新武器”,,調控效果應該是不一樣的,完成全年房價控制目標也不是沒有可能,。缺乏誠意的調控,,效果自然可想而知,。這輪地方樓市調控對樓市的實際影響恐怕就是挫一挫短期交易量,,而難以改變市場預期,難以影響房價走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