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軌項目審批權下放到地方后,,按照原鐵道部總工程師、中華鐵道建設新技術促進會會長華茂?的估算,,目前已批準建軌道交通的城市有36個,,到2020年,我國軌道交通里程將達到近6000公里,,在軌道交通方面的投資將達4萬億元,。
7月31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就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進行了部署,其中包括城市軌道建設等六個方面,。在不久前召開的交通運輸部上半年工作總結下半年工作部署會議上,,楊傳堂部長也明確表示,大力推進城市軌道交通建設是下半年交通工作的五大重點之一,。各城市紛紛上馬軌道交通項目與宏觀政策環(huán)境和導向密切相關,。加大城市基礎設施項目投資包括投資巨大的軌道交通項目,既能改善城市交通擁擠現(xiàn)狀,,惠及百姓民生,,又能提振投資對經(jīng)濟的拉動力,更是應對我國當前經(jīng)濟下行壓力增大的迫切需要,,是一舉兩得之措施,。
但是,以地方政府的財政實力根本承受不了每公里造價在5億元到7億元之間的建設成本,。如果勉強上馬開工建設,,必將背負沉重債務。據(jù)報道,,昆明近幾年搖身變成巨大的施工現(xiàn)場,,僅地鐵這個耗資數(shù)千億元的巨無霸項目,,將要抽掉這個城市絕大部分融資,3000億元的總投資金額甚至要透支當?shù)卣磥硎甑念A計財政收入,。這已經(jīng)使得昆明負債率超過122%,,事實上處于破產(chǎn)邊沿。
那么,,巨額的投資資金從何而來,?筆者認為,有以下幾種渠道:
一個渠道是賣地生財建城軌,。但是,,過往的土地財政已經(jīng)頗受質疑。有人認為,,這種土地財政已經(jīng)成為高房價的重要推手,,成為經(jīng)濟金融泡沫風險的助推劑,成為市民“住有所居”這一民生問題的殺手,。試想,,地方政府一手給市民建軌道交通,緩解出行難,;一手又賣地推高房價給市民造成住房難,。到頭來市民幸福指數(shù)仍然不高。所以,,筆者認為這種土地財政的潛力已經(jīng)不大,。
另一個渠道是借助地方融資平臺融資。由財政擔保借助地方融資平臺發(fā)債籌資,,說到底還是由財政或者土地擔保的,,無論如何變花樣都要背負巨額債務。目前,,一些地方融資平臺的債務包袱已經(jīng)很大,,金融風險已經(jīng)凸顯。現(xiàn)在審計署正在緊鑼密鼓進行審計,,借助地方融資平臺融資受制約因素不少,。
再有一個渠道就是向大型銀行貸款。報道稱近日中國農(nóng)業(yè)銀行已經(jīng)向上海市政府提供2500億元的授信,,國開行等政策性銀行都在強力介入新一輪城市基礎設施投資,。需要注意的是,包括城市軌道交通在內(nèi)的基礎設施建設公益性非常強,,回報率非常低,,靠貸款負債建設絕不是出路。否則,城市背負巨額債務,,債權人面臨到期償付本金和利息違約風險,。
最后一個渠道是引進民間資本。對于公益性如此之強的項目,,依靠項目本身經(jīng)營回報吸引民間資本基本沒有吸引力,。筆者以為,地方政府應該在建設軌道交通時適度讓渡其經(jīng)營權特別是附屬設施經(jīng)營權,,比如:周邊土地,、配套設施等。這樣才能對民資具有較大的吸引力,。
地方政府再度吹響投資號角,,一定要由過去政府主導的投資思路,,轉變?yōu)榈胤秸o政策,、讓利益,引導民間資本投資,。各城市一定要量力而行,,切不可超越自身實力超前規(guī)劃、盲目上馬項目,,更不能大肆舉債建設城軌等項目,。否則,不但釀造經(jīng)濟金融風險,,而且,,不排除將城市推向破產(chǎn)邊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