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長樓繼偉在26日召開的全國財政廳(局)長座談會上部署下半年財政部門的重點工作時強調:將切實做好壓減一般性支出工作,;依法加強收入征管,,提高財政收入質量;采取有針對性的政策措施,促進穩(wěn)增長調結構,;加大專項轉移支付整合力度,提高資金使用績效,;清理稅收優(yōu)惠政策,,進一步完善稅制;強化預算管理,,提高預算編制與執(zhí)行的規(guī)范性和有效性,;抓緊研究深化財稅體制改革,厘清下一步改革思路,。
經濟現實倒逼財稅體制改革
從今年3月以來,,李克強及新一屆政府出臺一系列政策“組合拳”。財政領域的政策改革主要包括壓減一般性支出,、“營改增”擴容提速,、盤活財政存量資金,以及針對部分小微企業(yè)免征兩稅(增值稅和營業(yè)稅)等,,都彰顯著政府“促改革”的決心,。
事實上,當前現實倒逼財稅體制改革必須推進:其一,,各級政府的“緊日子”已經來臨,。當前,雖然中國經濟的核心指標仍然處于預期的合理區(qū)間,,但經濟整體增速有所放緩,,實體經濟生存境況堪憂。經濟放緩自然累及國家“錢袋子”,。上半年,,全國公共財政收入68591億元人民幣,增長7.5%。與過往幾年動輒兩位數的增幅相比,,財政收入增幅明顯放緩,。在這種背景下,必須“盤活財政”,。而事實上中央已經有條不紊地開展這項工作,。今年6月底,全國人大財經委向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作關于2012年中央決算審查結果的報告,,重點談的是深化財稅改革和加強對地方性政府債務的監(jiān)管,。同時,財政部已于6月底要求地方政府清理債務,,第一步是對賬,,即把銀監(jiān)會提供的數據,拿給地方政府自己去對,,這是財政部長樓繼偉的新招,。在對賬之后,預計要搞債務清理,,7月28日,,審計署網站發(fā)布消息顯示,根據國務院要求,,審計署將組織全國審計機關對政府性債務進行審計,。只有債務清理得明白了,才能有財政“盤活”,。一系列“盤活財政”的做法,,對各級政府過去的行政模式來說,都意味著財政緊縮,。
其二,,財稅矛盾激化的核心問題,在于政府過多參與到市場經濟活動之中,。長期以來,,各級政府參與市場經濟活動的程度很深,如城鎮(zhèn)化,、開發(fā)區(qū),、招商引資、保增長,、保財政收入等等,,都成了地方政府的“分內之事”。這一方面推動了地方經濟的發(fā)展,,但另一方面也讓政府深入參與到經濟利益分配之中,。政府管的事多,養(yǎng)的人也越來越多,自然需要不斷地多征稅,。
其三,,財稅矛盾激化也反映了國內市場環(huán)境建設明顯不足。在過去中國經濟高速增長時期,,大家都有錢賺,,這時候政府多征稅收費,企業(yè)尚能承受,。但當經濟增速減緩之后,,隨著企業(yè)盈利難度的增大,稅收壓力對企業(yè)來說也就日益沉重,。此時,,市場環(huán)境的問題就會凸顯出來。
其四,,國內的市場開放度不夠。國企往往具有壟斷的市場環(huán)境,,可以輕松地獲取超額的壟斷利潤,。而民營企業(yè)的市場空間和政策空間都不夠,這使得民營企業(yè)的生存環(huán)境不斷惡化,。一旦國際經濟環(huán)境轉壞,,中國經濟又處在轉型時期,大量民營企業(yè)(包括民營資本)立刻發(fā)現,,它們可以進入的市場空間其實有限,,民營企業(yè)面臨的壓力也與日俱增。
不難看出,,正是當前中國的市場環(huán)境問題導致民營企業(yè)負擔沉重,,亟須減稅政策來緩解;與此同時,,政府過多參與經濟活動等因素也使得其支出難以輕易減少,。這就導致中國面臨的財稅矛盾問題日益突出。要解決中國當前的財稅矛盾問題應從根源處著手,,改善當前的市場環(huán)境,。
財力事權不匹配亟須改革
從目前來看,分稅制能否會成為改革對象值得高度關注,。中國目前的財稅體系是由1994年分稅制改革及隨后稅制調整中逐步形成的,。迄今為止,地方稅收體系仍未能成型,。在中國現行的28個稅種中,,劃歸地方的稅種有18個,基本都是稅源零星、征管難度高的小稅種,。省以下政府組織基本沒有形成真正的分稅制,,其收入劃分由省級政府根據實情自主決定,造成財權劃分極不規(guī)范,,地方政府財力逐漸向省,、市級財政集中,縣鄉(xiāng)財政卻日益困難,。財權層層向上集中,,上級政府的撥款又被層層截留,造成基層政府財權與事權高度不對稱,。有數據顯示,,地方政府用45%的預算財力承擔75%的事務,這是當前最嚴重的問題——財力事權不匹配,。
同時,,地方政府收入除了預算內收入,還包括預算外收入,、制度外收入和土地出讓金收入等,,不少地方政府的非稅收入超過了稅收收入。雖然中央財政每年有大量的財政轉移支付給地方,,但中央財政的轉移支付效率不高,,轉移過程不透明、不重視績效考核的情況較多,。
7月11日,,財政部長樓繼偉在參加第五輪中美戰(zhàn)略與經濟對話時表示,正在醞釀財政改革以支持經濟和財政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其中方向之一是調整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支出責任,,適當增加中央政府的支出責任,保障市場更加統一,、公平和基本公共服務的全國均等化,。有國內學者提出,稅制改革除了“營改增”外,,下一步改革需要構建地方稅體系,。這一改革信號很重要,最重要的看點是分稅制,。分稅制以往只是中央與地方的分賬,,今后的改革是否會涉及地方政府用錢的問題,值得高度關注,。如果今后針對分稅制的改革延及地方花錢,,勢將對地方政府形成更大的約束,。
總之,在新型城鎮(zhèn)化,,在“營改增”的背景下,,地方財稅體系的重構的確已經成為了大的趨勢。不過,,在這種趨勢下,,還有相當多的疑問需要解答,具體執(zhí)行過程中也會遇到相當多的困難,。這也注定了,,地方財稅體系的重構將是一個非常漫長,而且還會歷經反復的過程,,也將對中國的政治經濟社會產生深刻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