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是一夜之間,市場談流動性而色變,。 6月20日被交易員們稱為資金市場的“六廿慘案”,。上海銀行間隔夜拆放利率(Shibor)大幅飆升至13.44%,7天質(zhì)押式回購利率最高成交于28%,,盤中均創(chuàng)下至少逾十年來新高,,甚至超過了2008年金融危機時期,銀行間市場瞬間演變成高利貸市場,。即便如此,,眾多金融機構(gòu)還是在市場上瘋狂搶錢,一句“還有錢嗎”,,大概成為當日資金市場上出現(xiàn)頻率最高的句子,。 若要探究根由,還要從端午節(jié)小長假后的那個
“黑色星期四”說起,。股市跌得讓人捶胸頓足,,原因亦是眾說紛紜,但大家沒漏掉的是光大銀行無法支付興業(yè)銀行一筆到期的人民幣貸款從而導致Shibor飆升的消息,,那似乎就是資金市場在接下來的一周上演世事無常的開始,。 誠然,當下的資金面是不寬裕的,。但銀行間債市偶有流動性緊張拖延支付,,幾億元到幾十億元的資金暫時無法到位,本是不必太過恐慌的事情,。不過謠言并未止于智者,,光大銀行資金違約的額度從60億元被誤傳成千億元,市場一下子就不淡定了,。 其實,,這是個很容易就被拆穿的謠言,上千億元規(guī)模的同業(yè)拆借相當于一家中等股份制銀行存款的10%,,如此大的資金放在一個籃子里,,銀行風控都過不去。但信息的不透明,,加上光大,、興業(yè)銀行太過“曖昧”的澄清,,讓一種“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悲觀情緒迅速攫住了整個資金市場,。此后幾乎每一天,,各種“說不清、道不明”的傳言在持續(xù)發(fā)酵蔓延,,特別是千呼萬喚的央行啟動SLO
(公開市場短期流動性調(diào)節(jié)工具)向市場注入流動性的操作,,還未出師就被取消�,?諝g喜一場的商業(yè)銀行開始慌了,,跑到市場上瘋搶資金。 雖然很多人認為當下的資金市場是過度恐慌了,,也在期待著否極泰來的種種利好,。而不得不警惕的是,雖然目前這一風險主要還體現(xiàn)在個別機構(gòu)的時點兌付上,,但多家銀行連環(huán)違約所可能造成的系統(tǒng)性風險也不是沒有可能的事情,。 而罕見的是,在這一場火燒眉毛的資金大戰(zhàn)里,,央行卻始終冷眼旁觀,。除降低公開市場資金回籠力度以外,始終未采取主動向市場注入流動性的操作,。為何這一次央行遲遲未見行動,?這似乎是比“錢荒”更值得推敲的問題。 有人說,,這透視出央行對貨幣政策放松預期的糾偏意圖,。而更值得玩味的是,央行主管的《金融時報》6月17日曾發(fā)表過一篇評論文章,,稱中國貨幣市場不太可能出現(xiàn)流動性危機,,個別銀行之所以出現(xiàn)融資問題,主要是因為這些銀行過度依賴在銀行間市場拆借短期資金,,而且放貸規(guī)模超出了監(jiān)管機構(gòu)的限制,。銀行業(yè)應該靠自己的力量解決融資問題,而不是指望央行來提供流動性,。 一句“不應指望央行”似乎絕了很多商業(yè)銀行的念頭,,央行這個“親媽”也在一夜間變成了“后娘”。在“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蜜罐里泡大的中國商業(yè)銀行,當有一天不再被包容的時候,,痛定思痛的教訓是否真能使其一夜間長大呢,?而作為中國貨幣市場基準利率的Shibor出現(xiàn)如此不正常的波動,,央行坐視不管是否應該呢? 這是一個需要所有金融市場參與者謹慎思考的問題,。但愿央行的
“不動”,,只是為了商業(yè)銀行的“動”,讓其在“動”中付一些學費,,在糾正同業(yè)市場期限錯配的同時,,重新審視自身對流動性的盲目樂觀,為流動性風險管理做足準備,。雖然悲觀預期仍在,,但樂觀的情緒卻仍然相信,對于熨平當下的短期利率波動,,央行雖未出手,,但出手只是舉手之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