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部縣級義務教育學校教師的工資普遍不高,,如不盡快解決,就會嚴重影響教師工作的積極性,,造成師資的流失,,進而危及教育教學質量。 據媒體報道,,湖北省荊州市洪湖市1000多名教師因為工資實在太低,,近日停課陳情。老師們稱,,很多工作二三十年的高級教師每月工資才2000多元。在低工資,、高物價下,,許多老師不得不尋找別的出路。洪湖市長向教師們坦承家底,,稱窮人難當家,,他自己每月卡上的工資也只有2440元。 目前,,全國教師的工資主要由崗位工資,、薪級工資、教齡津貼和績效工資組成,。按照人社部,、財政部和教育部2008年《關于義務教育學校實施績效工資的指導意見》的規(guī)定,績效工資主要由縣級政府確定和撥發(fā),,也就是說,,經濟落后的地區(qū),義務教育學校教師的績效工資自然就會較低,。此次洪湖老師們反映工資低,,主要原因之一是績效工資太低。 洪湖市是曾經的國家級貧困縣,,近幾年財政收入雖有增加,,但包括教師工資在內的各項財政支出仍然捉襟見肘。雖然洪湖市財政收入少,,市長和其他黨政公職人員的工資也確實低,,并非只有教師工資低,,但教育一向是被優(yōu)先強調的領域,“一樣低”并非是對問題的有力解釋,,反而是這個局面出現(xiàn)的重要原因,。 尊師重教、“再窮不能窮教育”的話語擲地有聲,,但現(xiàn)實中,,教育、教師往往是“窮”的那部分,。這不僅是洪湖甚至湖北一地的問題,,中西部縣級義務教育學校教師的工資普遍不高,需要盡快想方設法切實解決,。不然,,肯定會嚴重影響教師工作的積極性,造成師資的流失,,進而危及教育教學的質量,。 一個教育總是落后、教師總是貧困的民族,,肯定不會有大的希望,。如果地方政府真的愿意提高教師的工資,那么即使財政收入少,,辦法也總會有的,,比如大力壓縮“三公”消費,停建廳堂樓館,,向市里,、省里申請專項經費等。 當然,,教師待遇的切實提高還要靠地方經濟的發(fā)展,,而在影響地方經濟發(fā)展的因素中,教育至關重要,。二者之間是良性互動還是惡性循環(huán),,全看地方政府有沒有“從教育開始”的魄力和決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