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融券試點推出后,,完全可以通過轉融券,既盤活大股東的持股存量,,又不會改變上市公司股東結構,這當然大有利于藍籌股籌碼的穩(wěn)定性,。當然,構建起切合中國資本市場實情的交易框架和交易制度,,不但需要探索和認知市場規(guī)律,更需要審時度勢修正市場偏差的大智慧,。
轉融券業(yè)務試點將從明天起正式啟動,,滬深A股市場又將增添新的有機組成部分,交易活躍選項上也增添了新工具,。這種完善交易機制的新探索,是融資融券試點的延續(xù),,更是股指期貨交易延展的配套,意味著中國證券市場在市場建設上又邁出了一大步,。
追蹤過去22年的滬深A股市場發(fā)展軌跡,若以2005年4月的股權分置改革為界,,可劃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股權分置改革的前十五年,是基礎性制度建設的摸索期,,其中又可細分為兩段,長周期上升的前十一年與持續(xù)下跌周期的后四年,。先看前十一年,那可以說是滬深證券市場造富運動的十一年,。在滬深股市起步時,,基于制度性的緣由,設計了較少的流通股份,,市場規(guī)模相對偏小,加上“市場經濟”道路確立,,助推了經濟發(fā)展,證券市場雖有起伏波動,,總體上運行在牛市軌道上,聚斂了賺錢效應,,也掩蓋了單邊市的制度缺陷,。
滬深證券市場的建立,,要早于市場經濟的全面推行,所以,,“先天不足”不可避免。國有股,、法人股、社會公眾股“三股”久不“歸一”,,形成了事實上的人為“割據(jù)”,,破壞了市場的完整性,形成了同股不同權的制度弊病,。后四年市場持續(xù)下跌,,系統(tǒng)性風險集中出現(xiàn),單邊市的弊端暴露無遺,。
第二階段,,股權分置改革后的七年。由于之前市場發(fā)展重心在基礎性制度建設,、交易制度建設相對滯后,當滬深股市實現(xiàn)了股權一統(tǒng)后,,其募資金額,、成交金額等排名都一躍而居世界前列,但缺乏指數(shù)平抑工具,,處于單邊交易的市場,,如同單腿走路的行人,嚴重掣肘市場的進一步發(fā)展,。加速交易機制建設,,遂成為相關職能部門的重要任務,匹配市場發(fā)展的工作重心,。于是,,融資融券試點在2010年3月啟動,奠定了中國證券市場的全新交易框架,。從看漲做多的角度看,,引入源頭活水、提供助漲的資金,,是活躍市場,、價值發(fā)現(xiàn)的關鍵因素。從看跌做空的相反角度,能用于賣出的現(xiàn)券,,無形之中也成了盈利,、平抑指數(shù)的有力工具。作為“頂層設計”,,借鑒發(fā)達國家證券市場制度的融資融券,對接中國證券市場的實踐之后,,為最后建立均衡高效的交易體系奠定了基石,。緊隨其后,股指期貨在2010年4月推出,,交易機制建設向衍生性方向實質發(fā)展,。市場出現(xiàn)了多種可選金融工具,齊漲共跌的單邊市態(tài)開始得以修正,。
作為完善市場“治市”舉措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過去三年滬深股市的融資融券試點意義重大,不但滿足了那些活躍的投資者看漲未來,,基于做多市場對資金的實際需求,,也滿足了那些規(guī)避風險的投資者看淡趨勢,希望抓住機會做空市場而產生的對現(xiàn)券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正是由于交易方向存在巨大分歧,融券那種活躍交易市場的作用才得以實現(xiàn),。
作為信用交易形式,,融資融券不但考驗券商的資金實力,也檢驗券商的融券能力,。無論融入資金進行看漲交易,,還是融入證券施行看空交易,投資者都免不了跟券商發(fā)生借貸關系,,不是向券商借入資金用于證券買賣,,就是向券商借入證券以供做空賣出。這種交易行為,,不同于全額保證金交易,,而是使用了財務杠桿比率,能實現(xiàn)“以小搏大”,,成倍放大交易數(shù)量和金額,。因此,一旦市場產生了重大投資機會,,融資或融券的需求往往會爆炸式噴涌,,導致成倍成比例的融資融券需求,,超出單個券商的實力范圍。
當然,,對開戶券商而言,,融資急遽增長產生的資金缺口,可通過銀行間同業(yè)拆借市場或其他手段來化解,,是相對比較容易解決的,。融券卻要復雜得多,按照現(xiàn)有規(guī)則和約定,,證券公司融券給客戶,,只能使用自有證券辦理,當證券公司自有證券不足或干脆沒有融券標的時,,該如何滿足客戶的融券需求呢,?從明天開始試點的轉融券業(yè)務,正好彌補了融券業(yè)務的上述不足,。此時,,本來是客戶向證券公司提出融券需求,卻由證券公司通過中間環(huán)節(jié)——證券金融公司而轉向上市公司機構股東融券,,從他們手中借入證券,,以滿足客戶融券所需。
依筆者看,,在中國資本市場剛剛有點起色的時候推出轉融券試點,,絕非做空時代來臨的標志,而更多考慮的是為了完善市場交易機制,,發(fā)揮市場內在的調節(jié)作用,。因此,筆者認為,,在轉融券設計和試點的初期,不僅不會助跌市場指數(shù),,反而會釋放更多市場的牽制力量,,很可能形成終結節(jié)后滬深股市倒春寒調整的信號。為什么這樣說,?原因很簡單,,過去三個月來滬深股市的強勁上漲,自會促發(fā)大小非減持獲利的沖動,。所以漲幅巨大的銀行地產股,,節(jié)后引發(fā)了放量下跌行情。而轉融券試點推出后,,完全可以通過轉融券方式,,既盤活大股東手中的持股存量,,又不會改變上市公司股東結構,更不會威脅大股東控股地位,,還能通過出借證券獲取轉讓收益,。如此,大,、小非減持股票的動力就會大大降低,,這當然大有利于藍籌股籌碼的穩(wěn)定性,滬深股市這幾天的縮量企穩(wěn)就是有力證明,。
隨著市場交易制度的逐漸完善,,A股市場漸漸告別了單邊做多賺錢的機制,從形式上確立了雙向交易的市場機制,,既能提供投資者真實的交易機會,,利用全額保證金做多市場賺錢;也能提供投資者衍生交易機會,,依靠杠桿原理做空市場賺錢,;還提供投資者融資或融券的機會,發(fā)揮市場高效利用資金的作用,,既可從券商手中借入資金,,通過負債放大投資總量,也可從券商自營借入股票,,通過“買空賣空”實現(xiàn)收益,,可以有效利用市場自身的力量,實現(xiàn)市場趨勢均衡化的變動,,防控指數(shù)過度單邊單向運行,,避免暴漲暴跌和大起大落,從而規(guī)避政策強制干預市場造成的破壞作用,。
當然,,雙向交易的市場機制的實踐還剛剛開始,構建起切合的中國資本市場實情的交易框架和交易制度,,不但需要探索和認知市場規(guī)律,,更需要審時度勢修正市場偏差的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