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境外人民幣的產生是市場選擇的結果
盡管人民幣國際化的目標及其實現路徑的探討仍處于起步階段,但境外人民幣交易的存在及其迅速發(fā)展的勢頭已經成為國際金融市場上不爭的事實,。其具體的表現如下:
�,。�1)境外人民幣持有的范圍,,已從東南亞邊境非居民向中亞、東北亞地區(qū)擴展,。
�,。�2)境外人民幣的交易已從原有非正式地攤式交易轉向香港、新加坡等離岸金融中心的銀行交易,。
�,。�3)境外人民幣儲蓄業(yè)務增長迅速,2010年香港的人民幣儲蓄總量已達5000億人民幣,,據估計2011年這一數量有可能達到1萬億,。
(4)匯豐銀行2011年5月發(fā)布的一項針對全球21個市場6000多家貿易企業(yè)展開的最新調查結果顯示:在全球范圍內綜合來看,,在未來半年最受貿易企業(yè)青睞的五種結算貨幣將依次為美元,、歐元、人民幣,、英鎊和日元,。預期人民幣將首次超越英鎊成為全球貿易企業(yè)在未來半年考慮采用的三種主要結算貨幣之一。
以上四點表明,,境外人民幣的產生并不是中國政府或中國貨幣當局人為推動的結果,,而是市場自身所做出的選擇。此外,貨幣互換協定的簽訂也表明國外貨幣當局對持有人民幣的意愿在不斷增加,。
2,、境外人民幣市場產生的原因只具有短期解釋力
盡管一國信用貨幣的境外持有并不構成其成為國際儲備貨幣的充分條件,但它卻是一國貨幣走向國際化的現實起點和必要條件,。那么是哪些因素促進了境外人民幣的產生呢,?
首先,境外人民幣的產生是國際儲備資產多元化發(fā)展趨勢的現實體現,。擺脫美元貨幣霸權的負面影響是多數外圍國政府,、企業(yè)乃至居民的重要選擇。
其次,,從中國的宏觀經濟數據來看,,2010年中國GDP已占世界的9.5%。2005-2010年,,中國GDP將先后超越英國,、法國、德國和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僅次于美國。此外,,在中國加入WTO后,,中國對外貿易占全球貿易的比重迅速上升。同時,,人民幣在國際金融領域的地位與中國實體經濟的地位相差甚遠,,人民幣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中的份額權重僅為6.39%,在國際儲備貨幣體系中幾乎沒有任何影響力,。人民幣的國際地位與中國實體經濟之間的差距,,恰恰體現了人民幣國際地位提升的潛力。
第三,,當一國參與全球經濟之后,,貿易部門融入世界的程度總比金融部門融入世界的程度要高,在一國商品流動完全自由而資本流動不充分的情況下,,非居民對本幣持有的動機更多體現在商品的交易需求層面,,對商品輸出國的本幣需求會出現上升趨勢,而中國目前的對外開放程度正處于貿易開放和資本項目有限管制的階段,。
第四,,自2001年中國加入WTO之后,中國的貿易順差迅速增長,,隨之而來的是國際社會要求人民幣升值的壓力也在不斷加大,,金融市場對人民幣升值的預期也是境外人民幣產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3、境外人民幣的投機動機需要離岸市場提供流通服務
從貿易收支結構來看,,由于中國外部平衡狀況呈現巨額貿易順差,,同時貿易結算大多以美元計價,因此貿易收支結構并不支持境外人民幣存量的持續(xù)增長,,境外人民幣持有的需求動機不是商品交易需要,。通過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對境外人民幣存量規(guī)模的影響只能通過兩種途徑:其一,非居民在向中國出口商品時更多地選擇人民幣結算,,而在進口中國商品時選擇美元,,這種“跛足”的結算方式并不利于中國儲備貨幣結構的改善(何帆,2001),;其二,,貿易項下的人民幣融資業(yè)務開放,會產生貨幣乘數效應,,這種乘數效應的產生必須依賴于商業(yè)銀行的資產負債業(yè)務,,這就需要將境外人民幣持有方式由周邊國家的地攤式銀行轉向現代商業(yè)銀行。這是從境外人民幣存量規(guī)模維持和提升的視角所提出建立離岸人民幣中心的理由,。而從貿易結構看,,在境外持有人民幣的需求動機不是支付動機的條件下,能否滿足投資需求就成為了維持境外人民幣需求的關鍵,,這同樣依賴于離岸人民幣市場的發(fā)展程度,。
如果我們把境外人民幣的產生視為人民幣國家化的現實起點,而擴大境外人民幣存量規(guī)模視為實現人民幣走出去的具體手段,,那么,在中國資本市場尚未完全開放的情況下,,離岸人民幣市場的存在和發(fā)展便成為至關重要的環(huán)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