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阿里的數據顯示:截至11月11日13點04分,,天貓“雙十一”購物狂歡節(jié)成交額突破191億元,僅用13小時就完成去年全天交易額,。與此同時,,國華人壽、生命人壽官方旗艦店,、易方達基金等8家店鋪挺進“億元俱樂部”,。與上述保險(放心保)公司、基金公司的高調不同,,銀行理財產品僅僅在“雙十一”理財分會場的預熱中露面,,隨后便銷聲匿跡。
不過,,缺席淘寶網的“雙十一”并不意味著銀行放棄了這一時點,,多家銀行選擇在官網或微信推出定制版“雙十一”理財產品,高收益仍是“主打歌”,。
定制版產品主打高收益
銀率網監(jiān)測到的理財產品數據顯示,,目前北京地區(qū)在售和預售的理財產品中,有多款產品明確標注了“雙十一”特別版或專屬款等字樣,,發(fā)行方包括股份制銀行和城商行。而且,,相關理財產品多數主打高收益牌,,以抗衡以余額寶、百度百發(fā)為代表的互聯(lián)網金融對于銀行理財產品的蠶食,。
以平安銀行為例,,該行近日共計發(fā)行了三款“雙十一”電子銀行特別計劃,,其收益率分別位列該行15款理財產品收益率排名的第一(并列)、第三,、第五位,,其預期收益率分別為5.7%、5.5%和5.45%,,且產品風險等級均偏低,;而預期收益率前五名中其余的兩款產品均為起售金額為100萬元的私人銀行專享產品。
其他股份制銀行也不愿意拱手讓出時點,。浦發(fā)銀行特別推出“雙十一光棍節(jié)高價Q點理財”,,1個月產品預期年化收益率5.2%,3個月產品預期收益率為5.4%,。
光大銀行也利用其微信圈大推“瘋狂雙十一”理財限時購,,產品廣告模仿商場打折,亮出“sale”標志,。該款“雙十一”產品申購期限為11月8日—11月12日,,期限77天,起點金額5萬元,,年化收益率為5.5%,。
此外,寧波銀行一款期限為90天的“雙十一”專屬理財產品的收益率達到了5.6%,。
普益財富此前公布的統(tǒng)計數據顯示,,11月1至7日,銀行共發(fā)行504款理財產品,,除結構性產品外,,產品平均預期收益率為4.96%。顯然,,上述“雙十一”版理財產品的預期收益率遠遠高于上周平均水平,。
多家銀行“被搶注”
記者在淘寶網發(fā)現(xiàn),雖然“銀行理財產品入淘”目前并未能實現(xiàn),,但是淘寶網上的“銀行店鋪”并不少,,只不過這些都是“山寨版銀行”。
店鋪名稱為“中國建設銀行”的賣家主營烏龍茶,、桂花鴨,、大紅袍茶葉等等;店鋪名稱為“招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的賣家主營單價不足20元的連衣裙,,還曾被人投訴未發(fā)貨,。
此外,還有名稱為“XX銀行”的賣家,,實際上與真正的商業(yè)銀行也并無關系,。未來銀行“入淘”還需清理“李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