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4月23日,忐忑不安的我加入了一家名不見經(jīng)傳的創(chuàng)業(yè)公司——Facebook(國人稱臉譜),。我應該算是Facebook第二位中國籍工程師,,也是第一個中國籍研發(fā)經(jīng)理。加入的時候,,公司不到150個員工。收入,,嗯,,可以忽略不計。我加入的就是剛剛組建不久的廣告組,,這個組開始嘗試贏利模式,。那時我認識所有的工程師。
Facebook最早加入的一批中國人當中,,大多是我推薦的,。后來的一大批人是這些我推薦的人介紹的。我開玩笑地對這些人說:“悔恨當年沒跟你們簽訂關于推薦費的分成協(xié)議�,�,!”
在比較長的一段時間內,我位居公司推薦成功榜首,。我花了很多時間去結識和說服這些牛人,,刺激他們對Facebook產生興趣并加入Facebook。為此,,和其他幾位同事一起,,我們收到過首席運營官桑德伯格
(Sheryl Sandberg)親自寫的感謝信,。
我記得我第一次把Facebook弄得無法訪問,并持續(xù)了半個小時左右時的情景,。在修復完仍惴惴不安的時候,,我記得一位公司前20號的資深工程師對我說“Harry(我的英文名),you
cannot claim you are a Facebook engineer if you have never brought the site
down!(如果你從來都沒有讓整個網(wǎng)站崩潰的話,,你就不能說自己真正是Facebook的工程師�,。�
2010年6月,在創(chuàng)建和管理支付安全和工具組6個月之后,,我終于通過考驗,,從技術線轉到了管理線,成為第一位中國籍研發(fā)經(jīng)理,。從技術到管理,,要在管理代碼之外,學會管理團隊,。Facebook的邏輯很簡單:在你正式獲得一個新的職位之前,,你必須已經(jīng)在這個職位上成功地運作了6個月。這個組里的每一個人都是我自己從新兵營或者其他組挖過來的,,我很懷念這當中的艱辛,。
一轉眼,4年半過去了,。2011年9月底,,我?guī)е印е簧犭x開了一起生活了4年半的同事,。我記得同樣很早加入的一位老美同事和我說:“Harry, we
built Facebook. Be proud of
it.(我們打造了Facebook,,為此驕傲吧。)”我走的時候,,F(xiàn)acebook有3000多員工,,800多工程師,有8億左右的活躍用戶,,年凈收入在10億美金左右,。大多數(shù)工程師我不認識。Facebook已經(jīng)從一開始的大學生社交網(wǎng)絡漸變成一家?guī)缀鯚o人不知的社交巨無霸,。
這是Facebook爆發(fā)的5年,,黃金發(fā)展的5年�,?粗澜绲娜酥饾u被連接到一個網(wǎng)絡中的5年,,這是改變人類歷史的5年。
這個題目很囂張——“打造Facebook”,。誰有資格可以說這句話呢,?當然,,扎克伯格最有資格,但他不會親自來告訴你,,至少從目前的情況來看,,近幾年都不大可能。而且,,F(xiàn)acebook不是一個人的公司,,公司里的每一人,尤其是工程師,,既是公司文化的承受者,,同時也在不斷地改造著公司的文化。我想強調的是團隊,,是團隊的力量打造了Facebook,。而讓團隊凝聚在一起并充滿戰(zhàn)斗力的,是其文化,。這種文化,,包括一些做事的方式、為什么這么做的原因和對這些做法和原因的認同,。寫這本書,,是想剖析Facebook文化的精髓,還有這里面的思考過程和前后的變化,,詳細解釋當中最有價值和最值得學習的那幾點,。尤其作為早期員工,我們奠定了這些文化的基礎,。
我希望這是一本充滿“干貨”的書,,能給所有對Facebook、對硅谷文化感興趣的朋友一個機會,,從內到外地了解這種工程驅動,、產品導向的方式究竟如何打造科技創(chuàng)新公司,。(文章有刪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