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資21.88億元,,可每年帶來稅后凈利潤近6億元——這是2009年國恒鐵路定向增發(fā)時,對于鐵路資產的盈利預期,。3年后的今天,,負責實施煤炭貿易的廣東國恒注冊地變成了飯店,,當地電廠煤炭運量遠低于預期,鐵路相關子公司全部虧損,。國恒鐵路依靠鐵路“造富”的再融資方案如今成為一紙空談,。
今年12月,國恒鐵路大股東的定向增幅認購股份將迎來解禁,。在限售的三年間,,國恒鐵路市值蒸發(fā)了52億元。盡管投資者損失慘重,,而當年參與定向增發(fā)的機構卻幾乎在股價單邊下挫之前全身而退,。
羅岑鐵路成資金黑洞
從羅定市區(qū)向東行駛約8公里,遠遠的看到了綠灰相間的“羅定站”,,孤零零的大樓佇立在廣場上,,站前一條砂石路蜿蜒伸至路邊,兩側是一片片荒草和稻田,。它與六年前“羅岑鐵路開工典禮”的照片相比,,幾乎沒有任何變化。
2006年-2007年期間,,國恒鐵路陸續(xù)從深圳中技手中獲得了春羅鐵路,、羅岑鐵路的控股權。并于2009年定向增發(fā)融資21.88億元,,國恒鐵路通過收購和擴股將兩條鐵路的控制權提升至近乎全資持有,。
“三年建成通車”是當年羅定市政府出讓羅定鐵路總公司的條件之一,深圳中技和國恒鐵路也按時于2006年12月舉行了開工儀式,。然而,,本應于2009年年底通車的羅岑鐵路,完工日期卻一再推遲,。2011年10月,,國恒鐵路預計“在保證銀行貸款順利落實前提下,將于2012年12底完工,�,!�2012年5月,國恒鐵路發(fā)布更正公告,,羅岑項目“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tài)的日期為2013年12月,。”
羅定市市委辦官員表示,,“市領導已經與鐵路建設方多次溝通,,溝通的次數不下十次。雖然協(xié)議約定如果三年無法建成通車,,羅定市可以收回,。不過,,到目前為止,我市還是希望鐵路方面能夠履行協(xié)議,,盡快建設好羅岑鐵路,。”
“主要是缺錢,,前期募集資金基本使用完畢,,目前資金缺口還有十幾個億。當初設計時的鐵路建設成本是每公里1900萬元,,現在大概需要每公里近4000萬元,。以征地拆遷為例,2000年以前一畝水稻田的價格是3萬,,而如今漲到了6-7萬”,,中鐵(羅定)鐵路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賴燦均說。
實際上,,羅岑鐵路的投資預算已經多次上調,。2001年,羅岑鐵路獲批建設時的投資估算總額為9.93億元,;2005年獲國家發(fā)改委核準時,,工程總投資上調至11.36億元;2007年1月,,總投資調整為14.48億元,,其中包括收購中鐵(羅定岑溪)鐵路公司99.40%股權的3.48億元,;2011年,,總投資再度上調至26.61億元。
羅岑鐵路猶如一個填不滿的資金黑洞,。在最新的26.61億元規(guī)劃中,,國恒鐵路出資14.46億元,中國鐵建投資公司,、廣西岑溪鐵建公司分別只出資200萬元和10萬元,,其余的12.13億元需要通過銀行貸款籌集。
難以兌現的業(yè)績預期
耗資26.61億元建造羅岑鐵路,,究竟能夠給國恒鐵路帶來多少效益,?2009年定向增發(fā)融資時,國恒鐵路曾經勾勒出一幅非常宏偉的藍圖——每年新增銷售收入約61.9億元,,稅后利潤增加約5.87億元,。
三年多過去了,羅岑鐵路和酒航鐵路專用線尚未建成通車,,預期的經濟效益無法在現實中核定,。不過,,以目前鐵路業(yè)務運營情況來看,當初國恒鐵路董事會關于定向增發(fā)對公司影響的分析,,明顯夸大了相關資產的盈利預期,。
煤炭貿易是國恒鐵路預期收入和利潤最多的來源。在國恒鐵路的規(guī)劃中,,春灣-羅定-岑溪鐵路貫通后,,將作為羅定燃煤電廠和云浮電廠的運煤主要通道,可以在更大范圍內開展煤炭等大宗物資貿易,,獲得更豐富的收益,。國恒鐵路預測羅定燃煤電廠年需煤量250萬噸、云浮電廠年需煤量340萬噸,。羅岑鐵路貫通后可以為國恒鐵路帶來約41.5億元年銷售收入,,新增稅前利潤約4.38億元,扣除所得稅后約為3.29億元,。
“當初是希望能夠既有運費收入,,又可以通過貿易賺取差價。不過,,春羅鐵路運行這幾年,,煤炭貿易收入幾乎為零”,對于理想與現實之間的巨大落差,,一位國恒鐵路內部人士表示,,“羅定電廠、云浮電廠每年的煤炭需求都很大,,不過它們有自己的采購體系,,我們根本就擠不進去�,!�
廣東國恒鐵路物資有限公司,,具有煤炭經營許可權,是國恒鐵路實施煤炭貿易設想的主要實施者,。廣東國恒如今不得不以玻璃棉,、橡膠、羅非魚等輕工業(yè)品進出口產品為主營,。2011年廣東國恒主營業(yè)務收入3億元,,虧損236萬元。
中國證券報記者在羅定市瀧洲中路實地探訪了廣東國恒,,注冊地已經變成了一間飯店——“龍?zhí)敛蛷d”,。一位女店員介紹,“這里原來是廣東國恒的辦公地,很久以前就搬到了廣州,,這里轉租給了我們老板,。”
除了煤炭貿易“告吹”之外,,國恒鐵路對于貨運規(guī)模的預測也明顯高估,。在定向增發(fā)時,國恒鐵路預測,,發(fā)貨物運輸每年500萬噸,、通過貨物運輸每年1000萬噸,預計收入2.76億元,。不過,,中鐵(羅定)鐵路有限責任公司“2012年運輸生產任務完成情況”顯示,今年1月-10月累計總運量僅為48.75萬噸,,運費收入879.41萬元,,雜費和裝卸費合計106萬元。
需要指出的是,,即使春灣-羅定-岑溪鐵路貫通后,,區(qū)間內的到發(fā)貨物總運量也不會有大幅的增加。因為,,羅定電廠,、云浮電廠和當地水泥廠是最主要的到貨和發(fā)貨運量來源,它們的貨運需求遠低于國恒鐵路的預期,。
據春羅鐵路人士透露,,現在運輸羅定電廠用煤是該鐵路最主要的收入來源,電廠每年煤炭需求量大概100多萬噸,,遠低于國恒鐵路預測的每年250萬噸需煤量,。其中,只有約60萬噸通過鐵路運輸,,并且這一運量近些年呈現逐漸萎縮的趨勢,。
大股東“浮虧”迎解禁
國恒鐵路用“漂亮”的定增方案給A股市場“畫了一個餅”,帶給投資者的則是一場災難,。
2009年四季度,在資產重組的鼓吹下,,國恒鐵路股價一路走高,,最高收盤價達到6.77元,是定向增發(fā)發(fā)行價的一倍以上,。然而,,隨著巨額募投資金泥牛入海,長期低迷的業(yè)績拖垮了投資者的信心。2012年11月19日,,國恒鐵路收于2.17元,,相比三年前縮水了67.95%。以總股本計算,,國恒鐵路期間市值蒸發(fā)了51.87億元,。
盡管國恒鐵路近三年跌幅巨大,不過當年參與定向增發(fā)的機構卻格外的幸運,,幾乎在股價單邊下挫之前全身而退,。2009年,除大股東深圳國恒實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之外,,共有8家機構參與了認購,,發(fā)行價為3.2元/股。在次年四季度解禁之后,,英維特投資,、竹千投資等風投迅速賣出,常州投資,、聚豐投資等機構也賣出大半股權,。當時國恒鐵路維持在4元左右,這些機構收益率在20-30%,。
如今,,在國恒鐵路前十大股東中,當年參與定向增發(fā)的機構只剩下了湖南省輕工鹽業(yè)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而它的認購股份早在2011年二季度已經賣出近半,。
轉眼間,距離當年定向增發(fā)已經過去了三年,,2012年12月,,國恒鐵路大股東深圳國恒實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1.22億股限售股即將解禁,解禁市值約為2.65億元,。2009年時,,深圳國恒認購了1.02億股,認購金額為3.25億元,,考慮到后期上市公司送轉股因素,,持股成本為2.66元/股,以目前的股價測算已出現浮虧約6000萬元,。
在認購機構紛紛成功出逃之后,,深圳國恒用數千萬的浮虧連帶眾多國恒鐵路投資者為當年的“吹牛”定增方案買單,。但考慮到深圳國恒與當年的交易對手“中技系”若隱若現的關系,,深圳國恒是盈是虧似乎還并不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