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日召開的中國宏觀經濟論壇上,,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院長助理王晉斌依據人大宏觀經濟分析與預測模型預測,2011年我國GDP增長為9.63%,、CPI將增長4.7%,。
王晉斌說,,經濟增速在“基數效應”和“轉型沖擊”的作用下,2011年將出現適度回落,,預計全年GDP增長9.63%,。至于通脹水平,綜合考慮到食品和大宗商品價格,、相對寬松的流動性,、電價改革、“劉易斯拐點效應”,、保障房建設和基礎設施投資等因素,,加上翹尾因素,,全年CPI預計達到4.7%。
關于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居民消費(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在通脹高企和居民收入不可能出現跳躍性增長的態(tài)勢下,,全年增長率預計為17.1%;投資在“貿易平衡戰(zhàn)略”,、結構性調整與新規(guī)劃效應,、保障房工程等因素的推動下將繼續(xù)維持高位,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全年增長率預計為24.6%,;出口在“促進口,、穩(wěn)出口”的貿易平衡戰(zhàn)略下全年增速預計達到22.4%,進口增速約為29.5%,,全年順差預計在1250億美元左右,。
王晉斌認為,,2011年中國宏觀經濟將努力凸現以增長保民生,、以民生促增長的協同發(fā)展路徑,這表明后危機時代宏觀調控將從最初“保增長”的短期被動調控逐步過渡到強調“增長與民生協同”的長期主動調控,。 這一轉變意味著2010年已處于“常態(tài)化”增長路徑中的中國經濟增長動力將發(fā)生變軌,,我國宏觀經濟已由復蘇期進入轉型期,破解“控通脹,、去泡沫”和“穩(wěn)增長,、防下滑”的兩難選擇將成為短期和中長期宏觀政策的著眼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