擾攘一年的阿里巴巴上市一事終于以阿里棄港赴美而告終,。與這單估值逾千億美元的大單失之交臂,香港財經(jīng)圈無人不惋惜,。就是眾多散戶小股民,,眼看另一大網(wǎng)絡股騰訊10年前上市股價僅3.7港元,如今一度突破600港元,,給投資者帶來百倍以上收益,,一直憧憬阿里能再給港人一個大大的投資紅包。如今夢碎,,那份失落難以言表,。 伴隨阿里宣布赴美上市消息的,是一度傳言阿里借殼的“文化中國”和“中信21”兩只股,,這兩只股票朦朧題材破碎,,股價大幅跳水,一天內分別急跌10.5%及9.6%,。 其實,,關于阿里是選擇香港還是美國上市的討論和爭議每隔幾個月就來一波,大小理由都說遍了,,無非是香港能否接受馬云團隊所堅持的“合伙人制度”,,香港應否為“大單”棄守所堅持的“同股同權原則”? 就一般而言,,與時俱進,,加速創(chuàng)新,接軌國際化,,利益最大化,,在不斷追求改革的內地人看來天經(jīng)地義,對阻礙發(fā)展的條條框框改了就是,,怎能放任估值世界第二(僅次于谷歌)的大單旁落,? 具體而言,香港不是沒有意愿修改條例,,香港證交所就已提出了修訂意見,。但不少財經(jīng)和法律人士指出,香港與美國不同,,美國有集體訴訟制度保障小投資者的利益,,香港如認可“同股不同權”的修改,連帶法律,、法例都需修訂,,這就是一個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系統(tǒng)工程,這需要時間,,也更需要慎重,�,!氨Wo投資者利益”是核心,為一時,、一事而修改,,“惡例一開,后患無窮”,。這也是為何一力推動阿里來港上市的香港證交所主席李小加,在第一時間發(fā)表感言“祝福阿里”,,同時“為香港自豪”的含義所在,。 據(jù)香港財經(jīng)媒體分析,阿里最終放棄香港的原因,,既有具體“爭拗”,,這包括“合伙人制度”,也包括高管層禁售期較長不為阿里所接受等原因,;更有阿里急于上市,,等不起的大背景。這大背景至少有三條,,一是科技網(wǎng)絡股的高潮時不我待,,從騰訊、Facebook等的股市表現(xiàn)可看出,,眼下是網(wǎng)絡股上市的好時機,,一旦大勢逆轉,時機不再,,如阿里這樣的巨無霸公司上市結果難料,;二是國內阿里與騰訊在線上線下業(yè)務全面開展,“埋身肉搏”,,同時各類收購戰(zhàn)打得也如火如荼,,這既需要大量資金支撐,在收購上更需以股換股降低收購成本,;三是馬云(及其他合伙人)的自身限制,,因為阿里的合伙人聯(lián)同其他投資者,于2012年與雅虎簽下協(xié)議,,倘阿里于2015年底之前成功整體上市,,合伙人便有權進一步買回雅虎持有的余下股權(約24%)。換言之,,若過了2015年的死線,,雅虎便無義務賣出股權,這將對合伙人的控股權帶來很大威脅,�,;谏鲜鲈�,,馬云等不起,只能與香港說拜拜,。 阿里不來香港,,自然是香港的損失,但也有人翻出阿里巴巴子公司當年在港上市有私有化的“劣跡”,,說對投資者而言,,從阿里這樣“太精明”的公司身上未必賺得到錢,不來也罷,。2007年11月,,阿里巴巴以13.5元招股價上市,股價一度升至最高38.92元,,其后一直下跌,,最低跌至3.6元。問題是報章上當年也充斥阿里要裝進這樣那樣業(yè)務的好消息,,結果這些“憧憬”都是投資者的一廂情愿,,阿里反而在股價低迷之時私有化,“勸說”投資者前途渺茫,,回頭是岸,。結果以13.5元回購,等于無息借錢幾十億,,打造起如日中天的淘寶,。有此前科,也就難怪香港監(jiān)管當局不樂意再為阿里網(wǎng)開一面,。說句誅心的話,,有些信不過阿里團隊的操守。 但更多財經(jīng)人士從香港未來發(fā)展的角度擔心阿里棄港赴美,,會影響香港對科技股的吸引力,。從香港股市長遠發(fā)展來看,香港需要引入不同行業(yè)的公司,,來糾正目前側重地產(chǎn)金融股,、不健康的市場結構。阿里若能來港上市,,會增大對國內外科技公司,,如小米一類的吸引力。有香港“創(chuàng)業(yè)板之父”之稱的羅康瑞就大聲疾呼,,應當邀請阿里來香港創(chuàng)業(yè)板上市,。他以當年香港失去新浪上市為例稱,“創(chuàng)業(yè)板成立初期(1999年)我們曾邀請新浪,、搜狐等內地科網(wǎng)公司來港上市,,可惜它們的注冊地美國特拉華州未獲港交所接納為認可司法權區(qū),,結果它們全部在美上市。港交所2012年主動開放特拉華為認可司法區(qū),,但再未能吸引當?shù)刈钥凭W(wǎng)公司回流,。其他科網(wǎng)公司見阿里到美國,只會跟隨,,香港無法凝聚科技股,,更難吸引這類企業(yè)來港上市”。按他的意見,,保障投資者利益關鍵在于信息披露制度,,讓投資者自行決定是否投資實行“合伙人制度”的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