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底,江西省上饒市萬年縣種糧大戶周金來家14萬斤的中晚秈稻基本全都賣完了,,而往年這個時候,,他總會留一些到第二年才賣。周金來說:“以前翻過年,,糧食價格一般都會上漲一些,,但今年過完年,糧價十有八九會下跌,,所以大家都不敢存余糧,,能賣就賣,。” 《經濟參考報》記者在我國南方中晚秈稻主產省江西等地采訪發(fā)現(xiàn),,由于國內外大米價格嚴重倒掛的狀況沒有根本好轉,,今年以來,國內中晚秈稻收購價持續(xù)低迷,。雖然各地先后啟動托市收購,但這一政策卻遭遇進口米的低價“天花板”,,國內中晚秈稻收購價在托市價附近波動,。 在江西省第一產糧大縣——鄱陽縣,農民萬長春對記者說:“前幾年,,中晚稻開秤價一般都在130至140元/百斤,,優(yōu)質稻的價格更高,可以達到140至150元/百斤,。但從去年下半年開始,,糧食價格就一路下跌,今年開秤時基本穩(wěn)定在120至125元/百斤左右,�,!� 在此情況下,國家有關部門聯(lián)合下發(fā)《2013年中晚稻最低收購價執(zhí)行預案》,。10月22日,,江西啟動托市收購執(zhí)行預案。隨后,,中晚稻收購價格開始上漲,,農民售糧踴躍。 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南方中晚稻收購中,,政策性收購成為市場主導。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和早稻不同,,中晚稻是南方地區(qū)的主要消費口糧,收購主力歷來是大米加工企業(yè),。但今年由于進口大米對國內市場的沖擊,,以及今年稻谷供應量仍較充足,加工企業(yè)對稻米市場并不十分看好,,收購與開工均較為謹慎,,收購積極性降低,政策性收購成農民賣糧的主要渠道,。 江西省糧食局調控處處長辛洪光對記者說,,當前江西國有糧食企業(yè)托市收購中晚稻價格為每百斤135元,,而民營企業(yè)則為123至131元。截至12月15日,,江西各類企業(yè)收購中晚稻57億斤,,同比增加27億斤,其中托市收購30億斤,,占收購總量的53%,。 記者調查發(fā)現(xiàn),在國外低價米大量進入的背景下,,托市政策對糧價的拉動作用被嚴重削弱,,中晚稻價格基本穩(wěn)定在托市價附近,而農民實際售糧的價格還會更低,。 上高縣泗溪鎮(zhèn)農民曾小明無奈地說:“國家出臺的托市價是135元/百斤,,但收儲企業(yè)對水分、雜質等要求很高,,東扣一點西扣一點,,農民賣糧的實際價就不到托市價了�,!庇浾咴诓糠质召忺c采訪發(fā)現(xiàn),,農民送到托市收購點的糧食每百斤要扣除6至8元的“水分錢”。 糧食價格持續(xù)低迷,,但種糧成本卻在不斷攀升,。萬長春給記者算了一筆賬:種一畝晚稻,田租250元,、人工200元,、種子100元、農藥110元,、化肥210元,、收割費70元,加起來是900元左右,。糧食生產進入了名副其實的“高成本時代”,。 “根據(jù)調查,今年當?shù)剞r民晚稻平均畝產830.4斤,,同比增加0.9%,,但受成本上升和售價下跌影響,農民種糧現(xiàn)金收益和凈利潤還是減少,,其中每畝現(xiàn)金收益為590.15元,,比去年減少29.42元,降幅4.75%,;每畝凈利潤為226.37元,,比去年減少42.16元,,降幅為15.7%�,!苯魇r格成本鑒定監(jiān)測管理局專家余耀明說,。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托市收購結束后,,南方中晚稻價格還將弱勢回歸,,且短期內難以好轉。鄭州國家糧食交易中心專家孫忻解釋稱,,今年南方中晚稻市場背負著供應加大,、需求偏弱和進口大米沖擊三座大山,但好在國家托市價已經啟動,,市場受政策的支撐有個小幅度趨升過程。但目前我國糧食連續(xù)多年豐收,,庫存充足,,再加上國內糧價高于國際糧價的局面短期難以改變,進口大米數(shù)量仍將保持高位,,我國稻米市場“稻強米弱”,、市場化購銷冷清、利潤微薄等情況或將持續(xù)存在,。 辛洪光也擔憂地對記者說,,目前,行業(yè)內還沒有看到能夠讓糧價上漲的利好因素,�,!艾F(xiàn)在越南、巴基斯坦等地的大米運到我國到岸價才1.6元/斤,,而我國南方地區(qū)早米出廠價約在1.8元/斤,,中晚米出廠價在1.9元/斤左右。按照這個價格,,企業(yè)肯定很難提高稻谷的收購價,。” 和周金來一樣,,許多農民對后期糧價也不看好,,都急于出售手中的糧食。記者在基層采訪發(fā)現(xiàn),,今年中晚稻“增產難增收”的狀況,,以及農民對后期糧價看跌的預期對農民種糧積極性產生了不良影響,部分地區(qū)已經出現(xiàn)農民改種單季稻甚至不種田外出打工的現(xiàn)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