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否認,城市是一個生活共同體,。每個人的行為,,都形塑著這個共同體的風貌。24日下午,北京市人大法制委員會就“停車3分鐘以上要熄火”舉行立法聽證會。不管結果如何,這場聽證會與其所爭議的內容,,從兩個層面折射出我們在這個共同體中生活的重要理念。
數據是“王道”,。對于停車不熄火,,有媒體做了試驗,發(fā)現不熄火停車3分鐘時間,,尾氣排放累積的PM2.5會成倍增加,。之前,,北京交通大學完成的試驗證明,熄火90秒和3分鐘怠速對比,,排放和油耗顯著下降,。媒體的廣泛報道,無疑為停車時要熄火,,提供了充分證據,。也很好地說明,城市空氣質量的改善,,每一個有車族都能出一份力。
實際上,,不僅僅是停車熄火的問題,。前段時間,有官員稱做菜的油煙,,也是造成PM2.5的原因,。雖然公眾不愛聽,但也不能不承認,,情況確實如此。來自中科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的研究資料顯示,,北京的PM2.5來源中,,餐飲油煙竟然占到了13%,甚至高于工業(yè)排放的8%,。
禁止做菜用油顯然不切實際更不合情理,但這個例子與停車不熄火一樣,,都指向一個結論:我們的參與,切實改變著世界,,即便只是一份“油爆大蔥”,。套用一句流行甚廣的話說,就是“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城市;你怎么樣,,城市便怎么樣;你是什么,城市便是什么”,。正如環(huán)保部長周生賢所說的,,好的空氣質量“等不來,喊不來,,必須建立在全民行動的基礎上”,。
這還只是第一層,。對“停車要不要熄火”這種看似很家常、很科學的問題進行聽證,,也是因為“停車熄火”與“空氣質量”這些問題,,都關乎公眾切身的利益,決定著市民在日常生活中的行為舉止,�,?此菩栴},卻絕非“小題大做”,。因為,,正是在廣泛的討論中,才能夠形成共識,。即便有人持不同意見,,但經過討論,也能認識到事情的復雜性,,從而對公共政策多一份理解和支持,。
其實,不管是在聽證會現場,,還是在虛擬的網絡空間,,各種觀點、意見,,都能夠呈現出來,本身就是形成共同觀念的基本前提,。比如這次聽證會,,9位陳述人,基本全贊成這一規(guī)定,,主要討論集中在“是否要強制”“分步驟,、區(qū)域實施”等方面,�,?梢哉f,通過這樣的參與討論,,市民“主人翁”的意識,,才能得到進一步激發(fā)。
城市是我們的,,無論是參與聽證會,,還是參與空氣質量的管理,也一樣要“大家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