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中國人還是美國人,,每逢節(jié)假休閑日,,總會在“吃”字上面下功夫,,沒辦法,,“民以食為天”嘛,!而滿足食欲最好的辦法,,就是品嘗不同國家的菜肴,。
比如我在紐約生活的時候,,節(jié)假日就經(jīng)常到華埠隔壁的小意大利,,去享受意大利的美食,。不過意式大菜吃多了,還是會回過頭來選擇中餐,,首選當然是上海菜了,。
紐約華埠(唐人街)的上海館子很多,,有綠波浪、綠楊村,、上海老正興和上海老飯店……我和太太小玲最最喜歡上海老飯店,。一走進上海老飯店,便有濃濃的懷舊味道,,四面墻上掛有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的美女畫,,店堂里放送著周旋的歌曲,仿佛走進《十字街頭》和《八千里路云和月》的年代,。不過,,當生煎饅頭、蟹粉小籠,、糯米燒賣,、糍飯糕、青菜泡飯,、糟缽頭等一一擺上桌,,馬上就又回到了現(xiàn)實。
都說上海的南翔小籠好吃,,出國前也吃過幾回,,去年回上海探親,岳父岳母特意陪我去嘉定,,就是沖著南翔小籠,,品嘗下來還是覺得上海老飯店的小籠包,要比南翔小籠好,,它皮薄,、汁多、味道鮮美,,一口咬下去滿嘴溢香,。而紐約上海老飯店的糍飯糕,跟我印象中孩提時的糍飯糕一樣,,口感外脆內糯,,再佐以青菜泡飯,可說是天下一大美食,。
而紐約上海老飯店和小意大利區(qū),,正好是Mulberry街的南北兩頭,往北走到盡頭,,街道兩旁便是大大小小的意大利餐館、咖啡館和雜貨鋪,。有一年大年初一,,我和小玲先逛到小意大利區(qū)的雜貨鋪,買了新鮮的通心粉,然后掉轉頭往南走,,準備到上海老飯店好好犒勞一下自己,。說來或許不信,出國這么久,,我還從未和家人坐下來吃過一頓團圓飯,,不能不說是個遺憾。
出乎意料的是,,沿途我們看見中餐館門前都排起了長隊,。我心想,糟了,,這會兒想坐進上海老飯店大概有難度,。果然,還在馬路對面呢,,但見飯店門口已是一條長龍,,幾乎全是老美。我倆乘興而來,,絕不能空著肚子掃興回家,。于是我走進飯店,詢問老板娘得等多久才能坐上位,,老板娘告訴我大約一小時,。
太久了!無奈中我決定點幾個外賣帶回去,。在等著拿外賣的空閑放眼望去,,十幾個桌面上除有一桌亞裔外,像模像樣手拿筷子,、津津樂道坐那兒的全是白人,。沒想到惜時如金的美國人,為了在傳統(tǒng)的中國年里吃上一頓中餐,,竟然耐心極好甘愿等待,。我感慨地對小玲說:“這幫‘美國佬’平時神氣活現(xiàn)的,在中華美食面前,,一個個顯得恭恭敬敬,,倒透著幾分可愛!”
久而久之我留意到,,生活在紐約的老美幾乎都是中國通的美食家,。他們不像外州的老美,只會吃甜酸肉,、蘑菇雞片和宮保雞丁等“美國化”了的中國菜,。紐約的老美會按照他們的喜好,,去尋找不同菜系的地道中餐館,以滿足舌尖上的欲望,。比如,,曼哈頓第五大道上的“五糧液”飯店,是典型的川菜館子,,我每次去那兒吃飯,,店堂里也是老美要比中國人多。
因此我不禁聯(lián)想到,,企業(yè)要么做大做強,,要么做小做精。雖然目前中餐館還無法像麥當勞,、肯德基那樣做大滿足大眾,,但中餐館小而精的特色菜系,亦能展現(xiàn)自己的特色服務小眾,。把生意做得紅紅火火百年不衰,,也未嘗不是一種經(jīng)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