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9月12日)本報《重倉重工轉債基金遭遇瘋狂套利》和《該出手時當出手
基金應果斷暫停全部申購》兩篇文章,報道了投資者大舉套利重倉持有重工轉債基金,,攤薄老基金持有人利益的事件,,引發(fā)證券業(yè)內(nèi)高度關注。 人們不禁要問,,面對投資者的瘋狂套利行為,重倉持有重工轉債的基金公司底線在哪里,? 在此次重工轉債“套利門”事件上,,部分基金凈申購超過基金資產(chǎn)凈值50%,、100%甚至150%的時候,基金公司仍未采取暫停全部申購的行動,。難道非要等一只重倉持有重工轉債的基金份額激增200%,、300%甚至500%以上,投資者利益被攤薄七,、八成以上,,基金公司才去采取暫停全部申購的行動,? 一只開放式基金需要保持日常的申購贖回,不用因為重倉持有重工轉債,,在中國重工一停牌馬上暫停全部申購,,但當一只重倉持有重工轉債的基金突然申購放量時,,只要有10%或20%的凈申購,都應該引起基金公司的高度警覺,,果斷地采取暫停全部申購的行動,。 事實上,基金公司不提前阻止投資者套利,,背后也有自己的利益在里面。重倉持有重工轉債的基金申購多了,,基金公司賺取的管理費也多了,,并且申購得越早基金公司賺取的管理費越多,,部分基金公司還以重倉重工轉債為理由,向一些機構或個人推薦相關基金進行套利,。 6年前的2007年三季度,,基金公司也曾發(fā)生過一次與轉債有關的重大事件:3家基金公司旗下5只基金所持有的上電轉債忘記轉股,結果200多元的轉債被上市公司以約103元的價格強制贖回,,導致了基金持有人損失約2200萬元,最終3家基金公司不得不動用風險準備金賠償了基金持有人的損失,。 此次重工轉債“套利門”事件,,相關基金的老持有人的利益明顯被攤薄很多,,僅在重倉持有重工轉債10%以上的債券基金中,就有3只產(chǎn)品被攤薄超過50%,。對于這種嚴重損害老基金持有人利益的行為,,基金公司是否應該動用風險準備金賠償老持有人損失,值得基金業(yè)內(nèi)探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