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專家建議,,進一步完善消費稅制度應成為稅制改革的一大任務,,可將特別消費稅和車輛購置稅改為在消費環(huán)節(jié)征收,同時劃歸地方。 近年來,,消費稅改革一直被有關部門提及,,被列為財稅體制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但實踐中還未落到實處,。消費稅改革的滯后,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我國財稅體制改革的整體協調推進,,影響到經濟結構轉型步伐,。 消費稅,、增值稅、營業(yè)稅是目前我國流轉稅中的3個主要稅種,,消費稅的課稅對象是對居民“奢侈消費行為”征稅,。由于消費稅稅收規(guī)模較大,而且與居民消費行為密切相關,,所以對經濟社會發(fā)展具有重要影響,。財政部數據顯示,2012年全國消費稅收入達到7872億元,,占全國稅收總收入的7.8%,。 當前我國的消費稅是在生產環(huán)節(jié)課稅,而且全額為中央稅,,地方并未共享消費稅收入,。消費稅稅收歸宿的這一特點雖利于征管和強化中央財權,,但是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地方政府的積極性,。由于消費稅地方政府沒有分成,地方政府圍繞居民消費行為的投資也就沒有動力,,如在養(yǎng)老保險,、醫(yī)療保險等方面的投資有限,制約了居民消費水平提升,。與此相反,,增值稅和房地產相關稅收卻可由地方政府分享,這很容易造成地方政府將投資集中在與自身收入有關的產業(yè)和項目上,。比如,,一些高耗能高污染項目雖然多次要被淘汰,但由于有增值稅稅收回報,,很多地方政府仍或明或暗地“放行”投資,;在房地產行業(yè)方面,地方可以從中得到土地財政收入和相關房地產稅收等,。由于這些原因,,一些產業(yè)目前出現了較為嚴重的產能過剩,對經濟轉型造成一定的影響,。 若將消費稅改革為地方主體新稅源,,客觀上會增加消費稅稅收規(guī)模。對此,,也有人擔憂消費稅會增加居民消費負擔,,影響整體物價水平,對經濟結構轉型不利,。其實,,由于消費稅是對特定消費品征稅,,本身具有調節(jié)貧富差距的功能。所以消費稅稅負將由購買消費稅課稅對象產品的富人承擔,,普通居民基本生活用品不會承擔消費稅稅負,。從這個意義上講,消費稅不會影響普通居民的日常消費行為,。更為重要的是,,隨著消費稅征稅規(guī)模增大,它將成為地方政府主體稅源之一,,地方政府會相應地減少對土地財政的依賴,,從而將投資轉向與居民消費有關的行業(yè)和領域,如物業(yè)服務,、公共醫(yī)療和教育等服務領域和行業(yè),,可以更好地提高人民群眾生活水平。如果地方政府加大養(yǎng)老保險,、醫(yī)療和就業(yè)等方面的投資,,有利于從根本上解決消費者不敢消費的后顧之憂,促進消費水平的全面提升,。 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美國、日本,、歐盟等多個國家和地區(qū)曾在消費稅上做文章,,雖然遭到國內部分利益團體的反對,但這些國家和地區(qū)卻實現了小幅度的經濟增長,。借鑒國際經驗,,中國也應在消費稅上多做做功課,推進消費稅改革,、釋放財稅體制改革紅利,,促進經濟結構轉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