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攪動大宗商品市場的最大影響因素,,莫過于美聯儲退出貨幣寬松(QE),。因為人們普遍將其視為資金緊縮,,由此產生商品市場重大壓力,。其實美聯儲貨幣寬松的退出,,表明市場環(huán)境的重大改變,,意味著實體經濟好轉與消費需求增加,。這才是美聯儲退出QE的實質所在,,對此不可誤判,�,!�
近期市場大幅波動,人們普遍將美聯儲退出貨幣寬松(QE)視為資金緊縮,,由此產生商品市場重大壓力,。那么,美聯儲退出貨幣寬松到底意味著什么,?
企業(yè)生產投資趨于活躍,,失業(yè)率降至較低水平,以及物價溫和上升,,這是美聯儲退出寬松貨幣的開出條件,。因此,如果美聯儲真的退出QE,,在不誤判形勢前提下,,那就意味著美國實體經濟開始進入穩(wěn)步上升通道。
實體經濟的復蘇并且獲得鞏固,,人們收入水平提高,,財富效應提振,,勢必推動住房、汽車,、電器等終端商品消費增加,,進而推動建筑業(yè)與制造業(yè)的繁榮,產生上述行業(yè)對于原材料的巨大需求,,這就使得石油,、金屬、礦石,、橡膠,、谷物等大宗商品需求重新旺盛。
需要引起關注的是,,此輪經濟復蘇的主導力量是美國,、日本、德國等西方發(fā)達國家,。由于這些國家占據了目前全球終端商品消費的最主要部分,,因此其復蘇對于全球大宗商品需求增長具有更為重要意義。而中國,、印度等新興經濟體國家的生產,、投資與消費活動,很大程度上也要依賴發(fā)達國家的終端商品消費,。隨著發(fā)達國家群體終端商品消費的逐步發(fā)力,,并向新興經濟體國家傳導,世界范圍內大宗商品需求將被賦予更為強勁動力,。
如果撇開供應與成本因素,,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大宗商品價格行情由需求所決定,,而影響需求的因素又有兩項:一是生產經營活動和固定資產投資活動所產生的實際消費,;二是金融投機活動所產生的囤積與炒作需求。
2008年金融危機以后,,世界各國央行已經連續(xù)5年全力印鈔“救市”,,尤其是美聯儲4次QE,注入資金超過2萬億美元,,市場流動性嚴重泛濫,。出于未來嚴重通貨膨脹的恐懼擔憂,大宗商品金融性避險與炒作需求顯著增加,,由此成為前期價格大幅揚升的首位影響因素,。
如果不久后美聯儲真的退出貨幣寬松,收緊流動性,勢必減弱其金融屬性需求,,導致避險和炒作“熱錢”退出,,從而擊破“溢價泡沫”,這就是所謂的商品價格去金融化,。受其影響,,大宗商品行情短時期內將弱勢運行,在國際投行與對沖基金的借勢打壓之下,,也不排除再探新低可能,。但是另一方面,美國等發(fā)達國家經濟逐步復蘇,,這就使得實體經濟需求,,再次成為大宗商品行情的主導力量。
應該說,,上述兩項需求因素中,,實體經濟需求旺盛,消費者購買力增加,,才是商品行情高位運行的真正基礎,投機資本只是在此基礎之上推波助瀾而已,。因此,,美聯儲退出QE,在去金融化暫時壓制商品行情以后,,勢必因為實體經濟需求復蘇,,產生長遠的、更為強勁的價格向上推動力量,。近一段時期以來,,盡管美聯儲退出貨幣寬松預期強烈,但國際市場原油價格依然震蕩上行,,再次躍上100美元/桶關口,,其他大宗商品價格也都低位反彈,顯示的就是這種商品行情主導影響因素的角色轉換,。
我們還要看到,,前期世界各國政府,主要是西方發(fā)達國家政府“救市”所釋放的巨額流動性并沒有收回,,依然存在全球市場各個角落,;同時天文數字債務的還本付息,也必須繼續(xù)依賴印鈔,。如此之多的超發(fā)貨幣至今未能引起物價大漲,,主要還是因為世界需求低迷,人們對于復蘇不確定性的疑慮甚至恐懼。因此,,隨著實體經濟需求啟動,,市場信心恢復,低價抄底有利可圖,,這些流動性將會卷土重來,,逐步增加石油、礦石,、金屬,、橡膠、谷物等大宗商品的金融屬性需求,,即避險與炒作需求,。屆時,大宗商品行情的震蕩向上,,將由以往單一需求動力,,轉變?yōu)閮身椥枨蟮墓餐寗印?BR> 一段時期以來,由于“買漲不買落”的市場行為,,國內大宗商品相關消費企業(yè)庫存偏低,,有些甚至接近于“零庫存”,譬如一些鋼鐵企業(yè)礦石庫存量僅為一個星期左右,;一些投資者的基于“漫漫熊市”思維,,一味低價拋空,其實都孕育了極大風險,。一旦市場價格跌至臨界點,,行情迅速反轉,并引發(fā)低庫存企業(yè)的競相恐慌性補庫,,相關企業(yè)與投資者勢必遭遇嚴重損失,。
有觀點認為,美聯儲退出QE,,意味著流動性收緊,,隨之而來的美國金融機構加息,都會刺激美元走強,。受其影響,,今后美元匯率將進入上升周期,貴金屬及大宗商品因此踏入漫漫“熊途”,,這是片面的,。
美元長周期大幅升值,對于美國意味著什么呢,?首先,,意味著美國龐大債務的實質性增加,今后美國需要更多的真金白銀(更多的商品與服務出口等)還本付息。其次意味著美國跨國公司的巨大損失,。無論是美孚,、殼牌,還是“兩拓”等世界資源巨頭,,其身后無不顯現美國金融資本身影,,同時美國還是全球最大的農產品出口國家。美元升值結果,,必然導致上述公司所生產的石油,、礦石、谷物,、油料等商品價格相應走低,,將直接侵蝕其高額壟斷利潤。再次是沉重打擊美國貿易出口,,降低美國企業(yè)開工率與就業(yè)率,,阻礙經濟復蘇。最后,,因為美元升值所引發(fā)的上述三種結果,,又會極大削弱美國財政收入基礎,逆差增加,,入不敷出情況更為嚴重,。
與之相反,美元長周期大幅升值,,卻會大幅降低中國石油,、礦石,、金屬,、橡膠、大豆等初級產品進口成本,,降低中國制造業(yè)原材料成本,,進而降低中國城鎮(zhèn)化、現代化建設成本,,降低中國經濟崛起成本,;同時還會使得中國龐大美元資產儲備升值,增強中國貿易出口競爭力,,對于中國大大利好,,當然為我們所樂見,但關鍵是美國人不會這么去做,。執(zhí)掌美聯儲與華爾街的理財專家與金融大鱷們個個深謀遠慮,,老奸巨猾,切不可把他們看得太簡單了,天真地認為美元真的會進入長期上升通道,,認為寶貴資源由此漫漫熊市,,黃金真的百無一用,因此跌入萬丈深淵,。
由此可見,,美元長期走向,重要商品資源布局,,其實都牽涉到中美戰(zhàn)略格局,,牽涉到全球地緣政治。其他大宗商品行情的影響因素,,包括供求關系,、財務成本等,無不被這一最重要因素所左右,。
實際上,,自從上個世紀60年代以來,美國一直都在貶值本幣,,盡管其間有過多次反復,,但美元匯率下行的大趨勢并未改變。這可以從單位美元對于黃金,、石油的實際購買力中體現出來,。譬如,目前1萬美元在國際市場上所能購買的石油,、鐵礦石,、有色金屬、橡膠,、黃金等數量,,也就是上個世紀60年代的十幾分之一。由于貶值美元,,可以使得美國獲取巨大的戰(zhàn)略利益,,譬如支持經濟增長、維持龐大軍費開支,、縮水債務價值,、印鈔全球購物等,美元升值將會導致上述巨大戰(zhàn)略利益喪失或者減少,。除非大腦進水,,才會拱手讓出這一巨大好處,特別是在美國經濟復蘇依然脆弱,,降低失業(yè)率不確定性的敏感時期�,,F在美聯儲放風退出貨幣寬松,,包括今后美元加息,其實都在掌握貶值節(jié)奏,,完全是一種策略技巧,,決不意味著長期弱勢美元戰(zhàn)略方針的完全改變�,?梢灶A言,,隨著美元升值告一階段,美國政府一定會以更大規(guī)模印鈔發(fā)債來應對,。
如果美聯儲不久之后退出貨幣寬松,,加息預期增強;并由于人民幣匯率由升轉降,,“熱錢”套利告一階段,,將會從多個方面刺激前期涌入中國境內的巨量美元回撤美國。另一方面,,因為大量“熱錢”入境套利致使中國外匯儲備過多增加,,也不利于中國經濟持續(xù)健康發(fā)展。因此,,有關部門應當因勢利導,,歡送“熱錢”出境,使之外匯儲備回歸合理水平,。在這個問題上,,切不可以擔憂“熱錢”出逃而進行反制,甚至盲目加息,。
以前因為人民幣外匯占款增多而采取了回收流動性動作,,包括提高存款準備金率等。隨著國際“熱錢”由進變出,,如果貨幣政策不做任何調整,,一段時期中國企業(yè),尤其是小微企業(yè)勢必面臨資金短缺困擾,。受其影響,,中國實體經濟將進一步減速,,資產價格下跌風險大幅增加,。
據相關資料,今年5月份中國外匯占款人民幣投放急劇下降至600多億元,,只有今年1月份的十分之一,,比較2、3月份也是驟然減少,。有人估計5月之后美元流出中國數量在50億美元到150億美元之間,,相當于300億至900億人民幣的基礎貨幣流出,。如果考慮乘數效應,則市場減少的人民幣大約在1500億-4500億之間,。預計今后人民幣匯率由升轉降,,“熱錢”流出將呈現加快趨勢,實體經濟資金將更為緊張,。
因此,,美聯儲退出貨幣寬松以后,隨著人民幣外匯占款的急劇減少,,中國存款準備金率也要適度降低,。
適度降低準備金率,其實也是盤活存量資金的重要方面,。因為過高的存款準備金率,,致使大量金融機構資金被凍結閑置,難以發(fā)揮效應,。在調降低存款準備金率同時,,需要管住資金投向,應當主要面向實體經濟,,面向小微企業(yè),,面向環(huán)保產業(yè)、面向與民生相關的市政基礎設施,、住宅建設,、棚戶區(qū)改造以及食品安全等領域。與之相反,,一些高能耗,、高污染、過剩行業(yè),,譬如鋼鐵,、水泥等行業(yè),必須實施資金緊縮方針,,予以更大市場壓力,,促其早日兼并重組,淘汰落后,�,?傊羞x擇地釋放流動性,,有保有壓,,而不能夠利益均沾,全面寬松,。
美聯儲退出貨幣寬松,,大量美元資金回撤美國本土,,不可避免地會對中國經濟增長與資產價格形成壓制。近段時期上證綜指屢次被打下2000點關口,,國內大宗商品價格劇烈震蕩,,無不顯示了這一方面的巨大壓力。一旦美聯儲正式宣布退出貨幣寬松,,中國經濟與國內資產價格,、商品行情還會遭遇新的更大沖擊。為此,,有關部門必須以更大力度擴張內需,,化解外部風險,防范可能出現的經濟失速,。
如何有效擴大中國內需,?除了改革分配制度,提高城鄉(xiāng)居民實際收入水平以外,,還需要借助固定資產投資,。有觀點認為擴大投資將加重產能過剩,損害結構調整,,不利于長遠健康發(fā)展,,這也是不全面的。至于巴克萊的“長痛不如短痛”論點,,主張中國面對經濟持續(xù)減速按兵不動,,以3%的“臨時硬著陸”,倒逼結構調整,,換取中國經濟今后的強勁反彈,,則更是荒唐。豈不知3%的統(tǒng)計經濟增速,,足以引發(fā)中國經濟與社會的巨大動蕩,,恐怕等不及今后結構調整實現與強勁反彈,就已經因為大批企業(yè)倒閉而全面潰散了,。
實際上,,不僅中國經濟增長還需要固定資產投資作為重要引擎,而且即便產業(yè)結構,、經濟結構的合理調整,,也必須借助于新增投資才能實現。絕不能夠將兩者對立起來,,忽視了其促進關系,。
現階段中國最大的經濟結構失衡是什么,?不過是制造業(yè)孤軍深入而環(huán)境保護嚴重落伍,;不過是生產性投資過于膨脹而民生服務欠賬太多,;不過是大量農民工進城而城市化過于滯后;不過是過于依賴出口而內需嚴重不足,。
據有關資料,,今后中國將有數億人等待進城成為永久居民。為了實現上述四個方面經濟結構的合理調整,,必須從現在開始,,堅持不懈地進行一段時期的大規(guī)模基本建設,,包括大規(guī)模的環(huán)境保護投資,、大規(guī)模的城市棚戶區(qū)改造與廉租房投資、大規(guī)模的教育醫(yī)療養(yǎng)老設施投資等,。在上述方面,,不僅不存在所謂投資過剩,反倒是巨大的歷史欠賬,。
通過上述方面幾萬億,、十幾萬億的大規(guī)模投資,可以在增強現有經濟增長動力,,提高增長速度的同時,,實現國民經濟的填平補齊。否則,,缺乏國民經濟短板領域大規(guī)模的增量投資,,中國經濟結構的合理調整將永遠無法實現。中國大規(guī)模固定資產投資的繼續(xù)進行,,尤其是國民經濟短板缺口的填平補齊,,方興未艾的城市化進程,當然意味著大宗商品需求的長期旺盛,。
由此可見,,美聯儲退出貨幣寬松,流動性趨向正常,,并不意味著大宗商品漫漫熊市的到來,,不過因為去金融化影響,溢價泡沫暫時破滅而已,。短空長多,,先抑后揚,將是今后大宗商品市場行情的基本態(tài)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