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股市一暴跌,,就會有人呼吁立即救市,這已經(jīng)成為A股市場循環(huán)上演,、經(jīng)久不衰的老節(jié)目,。而在歷史上的多數(shù)時候,,監(jiān)管層考慮到一些投資者訴求,也總會扮演救世主角色,,出臺措施推動股市扭轉(zhuǎn)頹勢,,股市總是在要跌回地面時,,被政策托住,,股市從而被托成一個不接地氣、懸在半空之中的堰塞湖,。 此次股市下跌,,首先一個直接因素是IPO或?qū)⒅貑ⅲ浯问切刨J緊縮導致錢荒,,另外就是美聯(lián)儲暗示可能淡出量化寬松貨幣政策,。筆者認為,這些都只是誘發(fā)因素,,即使沒有這些因素,,股市暴跌也是遲早的事情。 雖然筆者贊同暫停IPO,,但并非為了影響供求關系救市,,而是又有企業(yè)上市后可以享受到種種特權,這對公眾和社會危害巨大,。筆者從來就不贊同通過影響市場供求關系來救市,、托市,這于市無益,。 首先,,光靠少量資金托市可能托不住。隨著大小非,、大小限解禁,,市場可流通量達十多萬億,要把股市托住,,即使國有股主動不拋售,,也或許需要數(shù)千上萬億資金,中國經(jīng)濟要錢的地方多的是,,哪里來這些資金給股市,? 其次,托市并不公平,。人們總希望匯金,、中投等扮演救世主角色,但匯金,、中投的資產(chǎn)是全體國人的資產(chǎn),,并非股市投資者專享資產(chǎn),,對于那些非股民來講,拿他的那份資產(chǎn)來托市,,這并不公平,。當前雖然有些大小非、大小限解禁后已經(jīng)減持,,但顯然還有不少留在手里,,其持股數(shù)量甚至仍然占到市場的大頭;股市點位越高,,其所套現(xiàn)的財富越多,,又憑什么要維持過高估值、替這些大財主錦上添花,? 其三,,托市會讓股市越來越畸形。托市形成懸在半空之中的虛擬市,,讓投資者也不接地氣,,投資者總局限于相互之間斗智斗勇、展開跟莊與反跟莊投機游戲,,將盈利方向過度放在波動差價上面,,根本就沒有向上市公司催討收益的動力,由此有些上市公司的股東大會甚至只有大股東一人參加,,眾多投資者對上市公司經(jīng)營根本就不關心,。另外,托市讓股市維持較高泡沫估值,,大量發(fā)行人虎視眈眈盯著股市,,隨時等待發(fā)令槍響,好沖進股市高價搶錢,。 其四,,托市結果仍將是散戶一無所得。歷次救市,,股市雖然暫時托住,,投資者從中得到什么好處了嗎?除了套牢虧錢,、斬倉割肉,,多數(shù)投資者到頭來什么也沒有得到。投資者套牢后總是發(fā)誓解套出來就洗手不干,,但人類與生俱來的貪念,,加上有政策救市的依靠讓他們屢屢忘卻誓言。 放棄政策資金托市,,讓投資者自己承擔投資風險,,投資者少了政策資金托市依靠,、也才能真正長大。雖然將來股市或許還有投機行為,,但投資者將會更加關注上市公司的內(nèi)在價值,,公眾投資者將會更加主動約束上市公司大股東或經(jīng)營者,這樣的利益博弈格局才會推動市場走向健康,。 筆者反對政策救市,,但在市場出現(xiàn)較為特殊情況下,比如持續(xù)單向暴跌達到駭人幅度,,政策偶爾伸手也是情有可原,,其最大意義在于維護市場運行秩序,。但這也只能是延緩一下暴跌態(tài)勢而已,,政策資金只能點到為止。 筆者反對資金救市,,但不反對其他方式救市,,比如推動股市根本制度改革。當前,,有關各方已基本形成共識,,退市制度不健全是市場最大缺陷。筆者認為,,進一步嚴格退市制度,,這是推動A股市場走向健康的必經(jīng)之路;在此基礎上推動其他治市制度完善,,如此市場才能構建新的健康發(fā)展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