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字、債務與經濟增長之間關系問題,,最近重新成為全球,,尤其是歐洲的熱點。2008年經濟危機以來,,歐洲各國走過了擴大政府開支創(chuàng)造需求,、增稅減支以削減赤字和債務兩個階段。但是,,從2010年開始的緊縮最近又遇到了挑戰(zhàn),,而這一次挑戰(zhàn)除了單純的政策層面,還來自理論方面,。一篇著名的論文認為,,當債務率達到90%之后經濟增長將會受到嚴重影響,但最近反對者指出這篇論文數據和計算出現了錯誤,,引起了軒然大波,,它為反緊縮人士提供了“新”的理論武器。 如果反緊縮派成功,,緊縮被新的刺激政策取代的話,,那么歐洲的經濟再走2008-2010年的失敗的財政刺激之路,無疑會重新失敗一次。周而復始,,重復失敗后,,再重新失敗的循環(huán)。歐洲的這種刺激,、失敗,,緊縮、再失敗的反復折騰,,是經濟學基礎理論嚴重分歧在政策制定上的反映,。 經濟出現危機后搞擴張的財政和經濟政策,實際上就是凱恩斯經濟學,。這種學說已成為了不少國家的金科玉律,,但這種經濟學,除了理論上似是而非以外,,在實踐中其實也都以失敗告終,。凱恩斯理論信奉者津津樂道的就是羅斯福新政,然而美國經濟在上個世紀30-40年代走出危機,,實際上依靠的是二戰(zhàn)的爆發(fā)帶動的真實需求的大幅上升以及戰(zhàn)后的科技革命的帶動,,把羅斯福新政的“成功”當作自己理論的成功實際上是貪天之功。戰(zhàn)后實行凱恩斯主義的國家,,幾乎都遭遇了赤字,、通脹、經濟停滯,、競爭力僵化的危機,,而在一些發(fā)展中經濟體,則出現產能過剩,、貧富差距懸殊,、經濟結構失衡、民間經濟不振,、長期通貨膨脹,、無效和劣質GDP充斥等問題。 所以有人開出緊縮處方,。典型理論依據是“90%原則”,他們認為當公共債務/GDP越過90%這一臨界點后,,會出現利率飆升和增長率下降的問題,。這種理論被歐洲廣泛接受,并細化為“3%赤字”,、“60%公共債務比例”的原則,。然而,緊縮政策實施不到兩年,歐元區(qū)諸多國家出現經濟嚴重衰退,、失業(yè)率攀升且居高不下的問題,。所以反對緊縮的經濟學家們又用數據證明,公共債務比例與利率實際上沒有關系,、債務比例與經濟增長也沒有關系,。言下之意是赤字和債務無害。但是,,這種理論不需要重新實踐,,歷史上失敗的例子已比比皆是了,歐洲的債務危機就是鐵證,。 實際上,,債務與利率、經濟增長之間的因果關系不是恒定不變的,,既非前者一定為因后者一定為果,,也非一定因果倒置,也非一定是互為因果,,也非一定是沒有關系,,它們之間的關系實際上要看具體的條件和環(huán)境。在不同的條件和環(huán)境中,,它們起著不同的作用,,可以有各種因果關系,也可以沒有因果關系,。一般的經濟體,,當赤字和債務比率過高時,融資利率必然趨于上升,,在某些情況下可能會暴升,,如希臘在2009年12月底,2年期國債收益率還在7%以下,,但是到了2011年前后就一度超過了100%,。但是美國由于實行了量化寬松政策,加上美元具有全球儲備貨幣的地位,,所以美國的公共債務快速上升,,其國債收益率長期是下降的。日本的債務比例超過200%,,但利率卻非常低,,但經濟長期疲軟。債務比例與經濟增長之間的正相關,、負相關,、不相關的理論,,在世界上不同的國家、不同時期,,都可以找到支持自己論點的例證,。 所以,分析赤字,、債務與利率,、經濟增長之間關系,既有視野問題,,也有境界問題,,很容易囿于某些局部數據而一葉障目。如果跳出這個問題,,當今的赤字與債務問題,、經濟增長問題是經濟哲學方面發(fā)生了嚴重偏差導致的。解決赤字與債務問題,、經濟增長問題,,只有在經濟哲學問題上正本清源以后,才能找到根本的解決辦法,。 如果在哲學層面上,,承認私有化和市場的基礎作用,那么政府有形之手的邊界將極其有限,,就不會造成經濟嚴重僵化和滯漲,,也難以出現赤字和公共債務攀升問題;如果承認市場會有某些領域失靈,,那么就會有公正的市場規(guī)范,,防止市場走向極端,那么就不會出現衍生金融產品之類的過度膨脹問題,;如果提倡適度消費,、能責相當的消費,那么美國等國家就不可能出現過度消費問題,,也不會出現經濟結構嚴重失衡的問題,。如果有正確的哲學,就不會不切實際地追求所有人的體面和富足生活,,那么歐洲目前的高額稅負,、過度福利必然不會出現,也就不會今天這種一系列嚴重問題,。如果是這樣,,那么今天圍繞債務與增長之間關系理論的激烈爭吵也就不會發(fā)生。 所以,,看待今天的債務與增長關系,,首先要回到基本的經濟和社會哲學層面上。從宏觀角度看,,今天各國經濟主要是結構出了問題,,所以要改變目前的全球經濟不平衡、各經濟體內部的不平衡,。從這些問題入手,,就超越了債務與增長之間關系的無休止爭論,就可以去解決經濟中的本質問題,,那么擴張與緊縮之間的反復折騰也就可以徹底避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