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IMF首席經濟學家肯尼思·羅格夫與美國智庫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資深研究員卡門·萊因哈特兩人在其合著《這次不一樣》中指出,當一國公共債務總額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例超過90%后,該國經濟將陷入長期低速增長周期,。
如今,,全球已進入發(fā)達國家債務破百時代。IMF發(fā)布的《財政監(jiān)測報告》顯示,,今年發(fā)達國家公共債務占GDP的平均比例為109.3%,。美國當前公共債務總額占GDP的比例已攀升至106%,但美國似乎并無發(fā)生債務危機的信號,,國債收益率依舊處于歷史低位,,IMF預測美國明年的經濟增速將達到令其他發(fā)達國家艷羨的3%。那么,,羅格夫和萊因哈特是否錯了,?
時勢造英雄。羅格夫與萊因哈特的著作之所以能夠大賣,,恰逢大西洋兩岸“財政鷹派”聲音大增的時刻,。美國的“茶黨運動”讓民主黨在2010年的中期選舉中慘敗,奧巴馬政府不得不順應民意而大談減赤,。在大西洋彼岸,,在默克爾-薩科齊組合的影響下,削減赤字和大幅財政整頓成為歐元區(qū)邊緣國家獲得國際救助的先決條件,。
兩年后,,奧巴馬在大選中獲得壓倒性勝利,高調宣稱“民眾在對我的經濟主張投贊成票”,,政府掏錢修路搭橋又開始成為奧巴馬的口頭禪,。默克爾-薩科齊組合變成了默克爾-奧朗德組合,保經濟增長開始進入視野,,歐元區(qū)的財政整頓雖然換來了希臘,、葡萄牙、意大利等國的財政狀況好轉和國債收益率下降,,歐元區(qū)卻連續(xù)兩年出現(xiàn)經濟萎縮和一撥又一撥的民眾示威沖突,,去財政緊縮化在大西洋兩岸贏得更多擁躉,,IMF也建議一些歐美國家放慢財政整頓的疾步。在發(fā)達國家缺乏經濟有效需求的背景下,,有人提議反思90%紅線,,從而為財政寬松政策放綠燈絲毫不足為奇。財政經濟學不只是需要計量的經濟學,,更是會牽扯多方因素的政治經濟學,。
不同國家的財政狀況不同,使用金融資源的動員力也不同,,債務危機臨界點“一刀切”的做法未必可靠,,而且當前金融危機和財政危機的風險高度交叉?zhèn)魅荆瑝嚎逡粐洕奈幢厥秦斦C,,塞浦路斯的公共債務占GDP的比例不足86%,,但卻被金融泡沫壓垮了脊背。90%的紅線對于貨幣政策缺乏空間卻高度依賴市場融資的西班牙等國可能適用,,但對美國未必適用,。
吹響不同國家債務危機爆發(fā)的號角其實掌握在市場手中,而美聯(lián)儲等發(fā)達國家央行寬松貨幣政策釋放的大量流動性和直接購買國債的舉動在將財政危機爆發(fā)的臨界點拖后,。不過,,羅格夫和萊因哈特的警告有一點肯定沒錯,盡管歷史上各輪危機的具體表現(xiàn)方式不同,,但是造成危機背后的人性不會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