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怪圈是,投資者既怕IPO,,又怕再融資,,其背后實質是,怕圈錢,。
嚴厲的審核無法一一起到作用,,A股市場IPO與再融資審核可算嚴厲,依然難免綠大地與萬福生科這樣的鬧劇,。
IPO暫停后,,巨量再融資進入投資者視野,據巨豐投顧統(tǒng)計,,截至目前,,今年4個月A股市場再融資規(guī)模已經突破2500億元。投資者繼續(xù)憤怒于上市公司不斷圈錢,,加劇A股市場的低迷,。
圈錢如同接力賽,。企業(yè)IPO通過價差掘得第一桶金,通過不斷再融資獲得第二桶金,,通過解禁,、大宗交易等獲得第三桶金,如此挖掘下去,,普通投資者連殘羹剩飯也吃不上,。
由于IPO不景氣,再融資集中爆發(fā),,暫停IPO給上市公司吃獨食的機會,,投資者恐怕連哭的地方都沒有。2011年,,A股市場IPO籌資2825.07億元,,當年共有179家上市公司募集資金高達4368.5億元,總規(guī)模超過IPO募資規(guī)模逾五成,。2012年,,A股市場155家公司IPO融資1060.39億元;273家上市公司再融資5262.72億元,,后者規(guī)模將近前者的5倍,。
繼1月份221家公司減持11.13億股,套現(xiàn)市值96.90億元后,,產業(yè)資本再度瘋狂套現(xiàn),。整個一季度,A股市場解禁規(guī)模約為4112億元,,每月解禁額約1400億元,。產業(yè)資本對于市場的預期變差,開始通過大宗交易平臺無溢價套現(xiàn),。
任何正常的市場,,投資者都不會害怕上市與融資,而是視為尋找優(yōu)質資源的機會,。上市,、融資與否是企業(yè)根據發(fā)展現(xiàn)狀的自主選擇,成功與失敗由市場投資主體判斷給予定價,。一個股票市場居然害怕IPO與再融資,只有三種可能:上市公司多數不值得信任,;投資者多數非理性,,試圖以巨量貨幣攪動少數上市公司收獲紅利;或者,,兩者兼而有之,。
面對圈錢盛況,,投資者希望監(jiān)管層加強監(jiān)管,如果不能給投資者帶來收益,,就否決再融資議案,。
這是自縛手腳的做法。A股市場IPO設立道道關卡,,收效不大,,不得不以財務大抽查這樣成本極高的方式來扼制圈錢沖動。再融資同樣如此,,從公司資質審核,,到過程審核、用途審核,,把關不可謂不嚴,,即使如此,也沒有抵擋住成飛集成把2.5億元的閑置資金投資于理財產品,,還在今年1月份拋出1.67億元的再融資計劃,。
呼吁加強行政審批的投資者陷入巨大悖論,一個最市場化的投資市場卻在呼吁行政力量強有力的回歸,,對監(jiān)管層頂層設計深度不滿卻呼吁監(jiān)管者更深地介入市場——A股市場恐怕是行政力量最強大的市場,。
嚴厲的審批不可能阻擋造假者的步伐,相反還要付出尋租成本上升的代價,,嚴厲的審批也沒有讓資金的使用更有效率,,反而使進入市場者免除了被除名的后顧之憂。
A股市場改革千頭萬緒,,所有的改革必須圍繞金融市場的根本,,也即重塑信用體制。任何一項政策,,都無法抵擋失信者的入侵,,當失信者占據市場大半壁江山之后,所有的嚴厲政策都會形同虛設,。你可以阻擋一個財富劫掠者,,但你永遠無法阻擋源源不斷的財富窺伺者,在失信成風卻得不到處罰的金融貨幣市場,,投資者的財富不過是替劫掠者保管的財富而已,。
與其暫停IPO,還不如建立嚴厲的懲罰機制,,對于造假上市者絕不姑息,,以嚴刑峻法杜絕后患。與其呼吁嚴厲監(jiān)管再融資,,還不如嚴厲懲罰貨不對板的再融資公司,,取消這些公司的融資權,,或者造假一次提高融資成本,直到造假的成本高到還不如不融資,。
單純依靠行政審批無法杜絕無所不在的漏洞,,以及處處投機圈錢的胃口,斷絕IPO與再融資的提案是極端的,,相當于對整個股票市場投下不信任票,,按此邏輯再進一步,A股市場還有什么存在的必要,?股票市場的虛無主義可以視作長期積累的負面心理大發(fā)作,,但虛無主義不會讓市場振作,只會讓中國的金融信用陷入與鄰為壑的深淵,。
讓造假者哭去吧,,他們早該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