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銀行為了達成與去年相比物價增長2%的目標,決定啟動新的量化寬松政策,,增加購入長期國債和上市投資信托(ETF),,在兩年內將資金供給量擴大到兩倍,。日本銀行新總裁黑田東彥認為此次量化寬松“在質和量兩方面都是新型的”,,他試圖借此使日本擺脫通縮的困擾,。我們尊重他的這一判斷,。同時,,我們也不得不警惕金融緩和政策的副作用,。希望日本銀行確保政策落實的靈活性和規(guī)律性,避免讓人們以為增加購買國債是為了填補政府的財政赤字,。 黑田總裁在其初次主導的金融政策會議上,,決定要在兩年內把長期國債的保有額擴大到兩倍,而且要擴大購買ETF和不動產投資信托(REIT)等高風險的資產,。他認為物價上升目標的達成大約需要兩年,,在這段時間內將堅持量化寬松的方針。 日本要擺脫10多年以來的通縮,,的確需要大膽的金融緩和政策,。日本銀行轉換之前的政策思維,試圖強勢改善市場心理和實體經濟,,這是有意義的,。但問題是,應該如何看待物價上升目標,。在推動金融緩和的過程中,,經濟形勢和市場環(huán)境會發(fā)生變化,投機的熱錢也可能膨脹,。所以,,不應該機械地以2%的物價上升為目標而堅持金融緩和政策,而應該視情況的變化而彈性應對,。 另外,,日本銀行持有的長期國債余額以每年50兆日元的速度增長。這個規(guī)模超過了當初預算的新國債發(fā)行額,。如果因此給了世人日本銀行在為政府擦屁股的印象,,那么日本經濟的運行將信用難保。政府應該擔負起消費稅增稅和社保改革的責任,,自覺重建財政,。(梁寶衛(wèi)
編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