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3·15”期間媒體對蘋果公司售后維修服務存在問題的報道,,國家工商總局日前已向全國工商系統(tǒng)下發(fā)通知,,要求各地加強電子產品市場監(jiān)管,工商總局市場司同時要求各地加強對“蘋果”等電子產品企業(yè)的合同監(jiān)管,依法查處違法違規(guī)行為,。此前,,國家質檢總局也要求蘋果公司服務商必須改正違規(guī)行為。 問題曝光之前,,人們也許不會想到,,一家標榜著以領先技術占領市場、有巨大市場號召力的國際企業(yè),,竟然在不同的國家采取“雙重標準”,,其所采用的不公平的合同格式條款,不僅晦澀難懂,,更把企業(yè)自身的意志強加給消費者,,以期規(guī)避質量保修責任,部分產品“一年保修”的條款更是直接和中國法律相抵觸,。更讓人意外的是,,當事企業(yè)對中國消費者組織的連續(xù)多次“點名”,居然沒有任何回應,。 蘋果公司的“硬氣”,,或許來源于其印象中的“中國市場”,這個市場雖然占到“蘋果”總營收的13%,,并且保持著遠高于其本土的增長率,,但仍然被當做“二級市場”�,;蛟S,,在“蘋果”固定的思維模式里,這個市場需求旺盛,,無須費力經營,而且這個市場消費者權益意識淡薄,、維權力量較弱,。這些根深蒂固的觀念,使蘋果公司缺乏對中國市場,、中國消費者應有的尊重,。 無限放大的利潤、無限縮小的責任,,這樣的“便宜”在以專業(yè)面目出現(xiàn)的合同中,,映襯出“蘋果”這類企業(yè)的傲慢。它們自認為是市場的寵兒,,自認為巨額廣告費用堆砌出來的品牌形象可以掩蓋細節(jié)服務上的“水分”,;在問題處理上,“含糊其辭”和“拖字訣”屢試不爽,。 中國法律對于相關電子產品的維修更換有專門的規(guī)定,,對于企業(yè)行為,、消費者權益保護也有專門的法律,無論是內資外資,、大小強弱,任何企業(yè)只要侵犯了法律保護的消費者權益,就應當被追究責任,。對于拒不改正,、影響較大的,有關部門應依法加大懲處力度,,迫使其改正侵害消費者權益的行為,。 前不久,歐盟因微軟公司未能達成反壟斷協(xié)議的有關承諾,,對其處以總額高達5.62億歐元的巨額罰單,。對此,微軟公司表示愿承擔全部責任,,并為此道歉,。對于傲慢的“蘋果”,中國的市場秩序監(jiān)管部門也應當學習歐盟,,以未能盡到消費者權益保障承諾為由,,向拒不改正的蘋果公司開出巨額罰單。 中國市場正變得日益成熟,,中國法制正在日益完善,,那些無視中國消費者訴求和權益的企業(yè),無論規(guī)模多大,,無論如何“傲慢”,,都將為自己的錯誤行為付出代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