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政企分開,,奠定了整個交通運輸領域處理好政府和市場關系的體制基礎 新一輪國務院機構改革解決了鐵路多年政企不分的難題,,邁出了加快完善社會主義經濟體制的重要一步,。政企分開,,裁判員和運動員不再集于一身,監(jiān)管將更盡責,、企業(yè)經營將更自主,,有利于從體制上保障鐵路運營秩序和安全,還有利于社會資本的進入,。 黨的十八大提出,,經濟體制改革的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必須更加尊重市場規(guī)律,,更好發(fā)揮政府作用,。從這個意義上講,,鐵路政企分開奠定了不僅在鐵路行業(yè),、而且在整個交通運輸領域處理好政府和市場關系的體制基礎,其深遠影響涉及整個交通運輸領域,,甚至經濟體制改革整體。本次大部制改革把鐵路政企分開作為突破口,,顯示出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深化改革的堅定決心。 政企分開后,,至少有三方面的問題不容回避 鐵路政企分開,并不是說鐵路改革已經完成,,恰恰相反,這只是改革的序幕,。比政企分開更難于處理的挑戰(zhàn)將隨之顯現(xiàn),,至少有三方面的問題不容回避: 第一,本次改革將擬定鐵路發(fā)展規(guī)劃和政策的行政職責劃入交通運輸部,,鐵路,、公路,、水運、民航的發(fā)展規(guī)劃和政策制定在交通運輸部內如何整合,,對交通運輸部是一個巨大挑戰(zhàn),。 2012年底全國高速公路總里程達到9.6萬公里,,超過美國居世界第一。但我國又深受交通運輸結構不合理的困擾,,大量用汽車運輸煤炭等基礎原材料,,用稀缺的石油資源換廉價的煤炭資源,,降低了資源配置效率,。不含遠洋運輸,我國鐵路貨運周轉量的份額從1978年的73%下降到2011年的27%,。交通運輸結構扭曲造成了物流成本高,、公路死傷事故頻發(fā)等一系列問題。 交通運輸部如何擺正位置扭轉交通結構不合理的問題,,不僅涉及機構職能整合,,而且涉及觀念、政策,、規(guī)劃,、規(guī)范,、工作流程的調整,同時還涉及與國家發(fā)改委的職能調整,。另外,,交通運輸部還負責管理國家鐵路局,而國家鐵路局除負責安全監(jiān)管,,還要承擔對其而言完全陌生的經濟監(jiān)管職能,。交通運輸部進行職能整合,、重新定位、機構重組的工作面臨諸多挑戰(zhàn),。 第二,鐵路巨額債務和公益性運輸虧損問題亟待解決,。截至2012年三季度,原鐵道部負債增加至2.66萬億元,,資產負債率達62%,并且在2014年將進入還債高峰,。進行大規(guī)模鐵路建設,,資產負債率快速上升并不可怕,令人擔憂的是投資形成的資產不能創(chuàng)造預期收入,。高速鐵路的技術標準高,建設運營成本高,、票價高,且與既有線不兼容,,普通客車不能上高速客運專線運行,導致投入運營的高速客運專線普遍嚴重虧損,,而老百姓抱怨“被高鐵”,。 在鐵路政企合一的原有體制下,公益性運輸(包括農產品運輸,、學生票半價、客票價格長期不變等)是用貨運收入來彌補虧損的,。政企分開后公益性運輸虧損不能再由鐵路總公司承擔,需要國家財政補貼,,而國家財政該補貼多少,?如何補貼,?無疑將面臨艱難選擇。 第三,,新組建的中國鐵路總公司需要進行打破壟斷引入競爭的改革,。鐵路政企分開的最主要目標是,,煥發(fā)企業(yè)活力,、提高運輸效率,、加快鐵路發(fā)展,。如果不進行打破壟斷,、引入競爭的鐵路運輸企業(yè)重組,,上述目標將無法實現(xiàn)。我建議當前可從推動形成以中國鐵路總公司為控股公司,、三大區(qū)域鐵路公司為市場主體的改革入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