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中共十八大為新一輪改革做了理論準備和總體部署,,從中央到地方,,改革的氣氛愈益濃厚,改革的共識日益凝聚,。但改革進入操作環(huán)節(jié),,則涉及成本與效率以及方方面面的利益,,千頭萬緒,從哪些關鍵環(huán)節(jié)入手作用最大效果最佳,?從今天起到兩會前,,本報以“尋找改革突破口”為題,每天刊發(fā)一篇專家署名文章,,以期發(fā)揮推動交流,、促進探討的作用。
黨的十八大提出“兩個全面”“兩個加快”的戰(zhàn)略目標和重點任務,,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宣言書和動員令,。習近平總書記去年年底先后在視察廣東時和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會上強調,改革開放是一場深刻的革命,,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要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推進改革。結合學習習總書記重要指示,,特別是兩次強調要加強宏觀思考和頂層設計,,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統(tǒng)性、整體性和協(xié)同性,,談點個人體會,。
中國改革從1978年啟動,至今已走過35個年頭了,。35年改革最大的成績,,就是初步確定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目標模式。這是中國改革最重要的創(chuàng)造和最重要的標志,,也是前無古人的功績,。但為何還很難盡如人意呢?這是因為從系統(tǒng)論的角度看,,行百里者半九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宏偉大廈,乍一看是矗立起來了,,但功能還不齊全,,基礎尚不穩(wěn)固,動力機制缺乏,,運轉不夠靈活,,甚至“缺門少窗”(缺少透明度),不能近看,。
最近有些外國經濟學家也提出,,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很好,但實際運行中一些社會主義的原則沒有落實好,,一些市場經濟的基本機制也沒有體現(xiàn)好,、運轉好,。如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收入分配改革,、依法行政等問題,。這些問題不解決,中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很難說真正建立起來了,。我們也很難在國際競爭中取得體制優(yōu)勢,,建立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習總書記反復強調,,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實踐發(fā)展永無止境,,解放思想永無止境,,改革開放永無止境。只有強調改革的系統(tǒng)性,,我們才能增強改革的自覺性和迫切性,真正認識到中國改革已經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qū),,我們必須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不失時機地全面深化改革。
改革開放是前無古人的嶄新事業(yè),,必須堅持正確的方法論,。一方面,要尊重群眾的首創(chuàng)精神,,鼓勵基層和群眾大膽嘗試,、大膽闖,堅持摸著石頭過河,,通過試點摸清規(guī)律,,從實踐中獲得真知。另一方面,,又要善于“在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頂層設計和總體規(guī)劃”,。在堅持正確方向,充分論證方案后,,就要敢于打攻堅戰(zhàn),,整體推進,才能取得實質性進展,。
是整體推進,,創(chuàng)造條件打攻堅戰(zhàn),還是零敲碎打,,繞開矛盾打外圍戰(zhàn),?這是真改革和假改革的試金石,。習總書記提出,要“敢于啃硬骨頭,,敢于涉險灘,,既勇于突破思想觀念上的障礙,又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
只有做到這一點,,才能真正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huán)節(jié)的改革方面取得突破。
改革的整體推進包括哪些內容,,或者說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過哪幾關呢,?我在過去幾年主持“十二五”改革規(guī)劃編制過程中,經過深入調研,、專家論證,、向中央?yún)R報等等,感覺正確處理好五大關系的共識已經形成,。具體表述就是,,為了實現(xiàn)2020年建成更成熟、更定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必須毫不動搖地堅持市場化改革方向,,以理順政府與市場、中央與地方,、城市與農村,、經濟與社會、國內與國際等重大關系為重點,,全面推進各領域的改革,,在一些關系全局的重大改革方面取得新的突破。以上五大關系實際上是改革的五大重點領域,,每個領域又包含了幾項關鍵環(huán)節(jié)的改革,。例如,政府與市場的關系是經濟改革的核心問題,,這個問題十四屆三中全會已說的比較清楚了,,但近年來“政府萬能論”有所回潮。要解決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必須推進行政體制改革,,真正轉變政府職能;必須推進壟斷行業(yè)改革,,創(chuàng)造公平競爭的環(huán)境,;必須深化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最大程度發(fā)揮市場機制作用,。
在中央和地方關系方面,,重點是完善分稅制和財政轉移支付制度,,理順政府間分配關系;改革和完善分稅制,,包括全面推進營業(yè)稅改增值稅,、擴大房地產稅、結構性減稅等,。在城市與農村關系方面,,核心問題是在推進新型城鎮(zhèn)化過程中堅決打破二元結構,實現(xiàn)城鄉(xiāng)資源要素流動市場化,,即城鄉(xiāng)各種要素的平等交換,。具體改革內容包括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戶籍制度改革,,以及城鄉(xiāng)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經濟發(fā)展與社會發(fā)展關系方面,關鍵是堅持以人為本,,通過醫(yī)改,、社會保障改革、收入分配改革等,,實現(xiàn)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愿望,。在對內改革與對外開放的關系方面,則要看到,,加入WTO十幾年來,我們在順應國際貿易格局,、適應國際貿易規(guī)則方面取得了長足進步,,但在國際金融、國際直接投資,、參與全球經濟治理等方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必須深化這些領域的改革。以上這些改革哪項可以忽略,、可以繞行,、可以滯后呢?都不能,。中國的改革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就必須頂層設計,整體推進,,重點突破,。
習總書記指出,“改革開放是一場深刻而全面的社會變革,,每一項改革都會對其他改革產生重要影響,,每一項改革又都需要其他改革協(xié)同配合,。要更加注重各項改革的相互促進、良性互動,,整體推進,,重點突破,形成推進改革開放的強大合力,�,!睆闹袊母锏臍v史經驗看,加強改革的統(tǒng)籌協(xié)調是全面深化改革成效的關鍵,。
下一步深化改革,一是靠中央的堅強領導和勇氣,、決心,,二是要建立一個統(tǒng)籌體制改革的高層次有權威的改革協(xié)調機制和工作機構,三是要加強改革綜合配套的設計決策工作,,更加重視改革具體路徑的選擇,。改革的任務紛繁復雜,整體推進不是一哄而上,,也不可能畢其功于一役,。必須突出重點,綜合協(xié)調,,積極尋找可以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改革突破口,。將改革的任務按其性質、目標,、優(yōu)先順序,、難易程度,以及環(huán)境條件等因素分類排隊,、聯(lián)動設計,,盡快推出一些有分量、有影響的綜合配套改革,。
目前的改革,,大體可分為幾類:一類是圍繞完善市場經濟體制必須推進的,一類是圍繞加快轉變經濟發(fā)展方式必須推進的,,還有一類是圍繞社會公平公正,、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須推進的,當然還有圍繞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必須推進的改革,,等等,。一些改革是單項的,可以相對獨立地推出,還有一些改革則牽涉眾多重大利益關系的調整,,必須統(tǒng)籌規(guī)劃,。如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收入分配體制改革,,表面看是一個單項改革方案,,而實質上涉及一系列配套改革。這種改革不僅可以維護社會公正,,體現(xiàn)社會主義本質要求,,而且也是轉方式、擴內需的重大舉措,,各方阻力相對較小,,群眾呼聲普遍很高,推出的條件日臻成熟,。這就需要設計成中央直接領導,、多部門共同負責、全社會積極參與的大配套方案,。這樣的改革方案每年如能推出一到兩個,,就可以彰顯中央的決心,協(xié)同動員全社會的力量,,振奮人民群眾改革創(chuàng)新的精神,,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