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費和反浪費的矛盾始終伴隨著人類社會文明的進程,。浪費現(xiàn)象普遍存在,,既不能證明社會繁華,,也不能證明經(jīng)濟發(fā)達,。在許多國家,浪費都是受人厭惡和鄙視的劣行,。 筆者曾在歐洲參加各種商務(wù)宴請,、年會等活動,,從未見過滿桌杯盤狼藉,、滿眼剩飯剩菜的情景,。每年冬天在瑞士達沃斯舉行的世界經(jīng)濟論壇,匯集來自世界各國的數(shù)千重量級嘉賓,,但是在各個飯店,、餐廳,都不會出現(xiàn)飲食浪費現(xiàn)象,。自助餐食,,每個人一次只拿少量食品,很少有吃不了而倒掉的情況,。同樣,,德國著名的慕尼黑啤酒節(jié)上,成千上萬的人暢飲啤酒,、享受美食,,但都會物盡其用,基本沒有浪費,。 親眼所見國外的情況,,不免想:難道“中國式浪費”只是發(fā)生在中國?為什么中國人出了國,,也很少浪費,?細細想來,可能與國外的“浪費恥感文化”有關(guān),。不靠浪費來顯示富有或好客,,是西方許多國家的一個社會共識,“浪費恥感”深深植入西方民眾的文化心理中,,使得枯燥的法律成為深得人心的行為準則,。筆者在德國學習期間,曾寄宿在一位教授家里,,他們家的晚餐極為簡單,,幾乎到了“摳門”程度。許多銀行高管家里的待客之道也十分簡易,,飲食恰到好處,,甚至略顯寒酸。歐洲請客的基本慣例,,也是一人一湯一菜,,絕無浪費余地。 無處不在的輿論監(jiān)督,,則令官員更是處處謹慎,。上世紀80年代初,筆者曾參與接待歐洲某國財政部長,。部長率代表團訪華,,是來洽談提供政府貸款。中國方面提供了很好的住宿和餐飲,,但是代表團不敢接受中方提供的食宿建議,,提出希望住到更簡樸的賓館去,因為擔心被媒體曝光,導致回國丟官,。 奢侈浪費為什么在中國成為難以克服的陋習之一呢,?我以為,浪費行為的產(chǎn)生,,首當其沖,,是中國人在待人接物方面存在嚴重的虛榮心理,過于注重面子,。其次,,是浪費具有普遍的傳播性,造成一種“見怪不怪”的社會現(xiàn)象,�,!爸袊嚼速M”不僅僅是生活習慣的問題,還涉及心理學,、社會學和文化學等領(lǐng)域的問題,。要消除浪費,需要對癥下藥,。 中國傳統(tǒng)文化從來不缺少勤儉節(jié)約的美德,,很多人也熟知孔孟之道,對“貪污和浪費是極大的犯罪”的口號耳熟能詳,。但相當長一段時期,,對于奢華浪費,卻也存在著亦抑亦揚,、亦毀亦頌,、亦鄙亦羨的心理,造成口頭上“避”,、行動上“趨”的現(xiàn)象,。因此,既需要全社會共同行動,,維護行之有效的法律約束,,讓官員自律與公眾監(jiān)督相結(jié)合,使節(jié)儉文化成為深得人心的行為準則,,更應(yīng)從文化層面讓人們對浪費“知恥”,,從根本上消除滋生浪費的文化基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