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兩條消息,,再一次勾起了人們對火車票價的敏感,。一則是,,從2013年1月1日起鐵路將取消旅客意外傷害強制保險,,票價將同步下調,;另一則是,,京廣高鐵全線貫通運營,,最低票價為865元,,民眾反映高鐵票價過高,。 取消強制搭售的旅客意外傷害強制保險,是遲到的正義,。取消之后,,該如何降價,其中核心的基本票價構成,,公眾仍一無所知,。至于高鐵票價,官方解釋說主要考慮了“建設成本,、運營成本和乘客的承受能力”三個因素,,但這三個因素似乎也不能成為車票定價的必然邏輯,因為它將市場定價和計劃定價混在了一起,,合理性存疑,。因此,要討論火車票價是否合理,,其基本的前期是構成與依據(jù)的完全公開,。 當初京津高鐵開通時,公眾質疑票價過高,,鐵道部表示“試行運價水平,,由京津高鐵根據(jù)市場供求狀況自主確定;試行滿一年后,,將按法定程序制定正式運價,。”武廣高鐵開通之時,公眾再次質疑,,鐵道部一樣表示“今后將會依市場情況,、出行情況進行重新核定”。現(xiàn)在京廣高鐵,,鐵道部再次表示“這是新產品,,這是試行價�,!遍L期以來,火車票價中的一些問題,,人們的質疑一直沒有得到回應,。鐵路建設是公共建設,納稅人已經(jīng)支付過一次,,或者支付了一部分,,建設成本又該怎樣計算到票價里面呢?鐵路內部優(yōu)惠甚至免費一直持續(xù)至今,,也應該算到運營成本里面嗎,? 雖然鐵道部說會考慮消費者的承受能力,既有線上的列車會繼續(xù)開行,,但每一次運行路線圖調整,,既有線上的低價列車不是取消,就是大幅減少,,在壟斷面前,,公眾沒有選擇,連用腳投票的機會都沒有,。至今,,我們也沒有看到一個清楚的火車票價構成,一個公開,、透明的價格形成機制,,即使一個形式的“按法定程序制定正式運價”,我們也沒看到,。票價是高是低,,公眾沒有發(fā)言權,鐵路部門掌握著絕對的自由裁量權,。 其實,,面對火車票價的“漲快跌慢、漲多跌少”,,人們需要的是一點真誠,,是火車票價的構成,是價格形成機制,是制定正式運價的法定程序,,至少讓自己心里清楚,,而不是被忽悠。在公眾基本知情權都沒有得到保障的情況下,,談票價是否合理,,不覺得有點奢侈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