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和世界銀行年會在東京閉會,。原定在年會上完成的IMF份額改革,,因一些成員國“拖沓”,徒生枝節(jié),。(10月15日《國際金融報》) 若這次份額改革完成,,中國的份額將從目前的3.994%升至6.390%,躍身為僅次于美國和日本的IMF第三大份額國,。同時,,金磚國家也都將躋身前十。這意味著,,在全球經(jīng)濟版圖中,,新興國家將贏得更多話語權(quán),甚至在形式上出現(xiàn)各占半壁江山的新舊體制博弈格局,。這顯然不為西方強國所樂見,。而代表這種新舊博弈的標(biāo)志性國家,自然是中美兩國,。 因此,,美國采取了其慣常的強權(quán)阻滯策略,,以美國大選正在進行為由,暫不提交新的改革法案,,從而使本年度會上完成IMF份額改革被拖延,。作為這個組織內(nèi)擁有最大份額的國家,美國擁有一票否決權(quán),。只要美國不愿意,,這個組織極其繁雜冗長看似兼顧各方利益的表決機制,就只能看美國一家的臉色,。 事實上,,要大選白熱化的美國關(guān)注IMF的改革,確實有些勉為其難,。不管是民主黨的奧巴馬還是共和黨的羅姆尼,,他們關(guān)注的是白宮的權(quán)力寶座,而最能為其贏得權(quán)力寶座的是民意,。民意所及無非是宏觀的美國經(jīng)濟及與其聯(lián)系緊密的美國民生,,如就業(yè)機會等等。在此政治角力之下,,所謂IMF改革,,其實只會動搖美國民眾的自尊與自信。因為IMF改革,,所涉及的是份額權(quán)及其代表的話語權(quán),,而改革的受益者是新興國家。 想象下,,如美國不延遲不阻滯IMF的份額改革,,等于自找麻煩。尤其是選情不妙的奧巴馬總統(tǒng),,等于白給羅姆尼送上攻擊自己的炸彈,。更吊詭的是,即使美國如期提交新的改革法案,,也要提交國會同意,,國會山里又豈能輕易放過這個給予新興國家尤其是中國話語權(quán)的法案?國會山里的惡斗,,恐會和兩黨大選互為表里,,掀起聲勢更為浩大的爭議。而且,,新的配額改革,,作為組織內(nèi)最大股東的美國,其實權(quán)力毫發(fā)無損,不過他的歐洲盟友和日本就沒有那么幸運了,。新興國家配額的提高,,是靠“殺富濟貧”來實現(xiàn)的,即減損一部分歐洲國家的配額權(quán)給予中國等新興國家,。因此,,這種擬議中的改革被視為美國不夠朋友。為了顧及歐日盟友的感情,,美國對配額改革也不會太積極,。 還有就是,此番改革若按計劃實施,,還將涉及到份額公式的評估與調(diào)整,,即加大GDP在公式中的權(quán)重,。如果這樣的話,,已經(jīng)擁有全球第二大GDP體量的中國未來將可能成為僅次于美國份額的國家。所以,,改革的直接后果,,是新興國家占有博弈優(yōu)勢,傳統(tǒng)的新舊體制將逆轉(zhuǎn),。在此情形下,,作為舊體制的代表,不僅美國要阻擊,,歐日兩大經(jīng)濟體也不情愿IMF的改革一帆風(fēng)順,。 但形勢比人強,今年6月,,中國在G20峰會上決定向IMF注入430億美元,,其他新興國家如巴西、俄羅斯,、印度等也分別注資100億美元,。有意思的是,美國一分錢也不愿掏出來,。最大的股東,,只能憑空維持自己的地位。而歐盟則需要給予中國適當(dāng)提高配額來換取中國對歐洲的金援,。所以,,雖然歐日不情愿新興國家在IMF占有更多“股份”,但也只能在頹勢下讓步,。 只有美國,,在獨力地維持著舊體制的控制權(quán),以強力阻滯著IMF的改革。但是,,若IMF要存續(xù)下去,,就必須給予新興國家恰當(dāng)?shù)姆蓊~及話語權(quán)。經(jīng)濟基礎(chǔ)決定上層建筑,,這不僅是一個普通的政治經(jīng)濟學(xué)原理,,放在IMF里也同樣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