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學者的研究表明,,社會,、經濟發(fā)展到一定的程度,人們越來越關注分配的公平問題,。這也是各國發(fā)展的共同規(guī)律,。 在最近的美國總統(tǒng)國情咨文中,,奧巴馬提出要向年入過百萬美元的富人征收“巴菲特稅”。富人稅率將初步定在30%或以上,。 與向富人加征稅收有關,,這次國情咨文出現了一些令人關注的聽眾。股神巴菲特的秘書博薩尼克獲邀進入第一夫人米歇爾的包廂列席國情咨文,。本來,,博薩尼克作為一個公司秘書是無緣受邀的。但正是這個秘書說服了巴菲特支持向富人開征重稅,。巴菲特現在所繳納的稅率是17.4%,,而收入比其低好多的女秘書卻要向政府繳納35.8%的稅率。因此,,博薩尼克,、巴菲特及許多美國人認為美國當前的稅制結構有問題。除了在國情咨文中提及博薩尼克和巴菲特的例子外,,奧巴馬還提到美國共和黨一位總統(tǒng)提名候選人羅姆尼,。此人年入100萬美元,而其納稅額僅為收入的13.9%,。因此,,奧巴馬認為美國過去的做法是與常態(tài)相違背的。 在發(fā)達國家和地區(qū)中,,美國的貧富差距首屈一指,。在金融危機前,美國最富的1%人口擁有該國三成多的財富,,而剩下19%的高收入階層擁有大約五成左右的財富,。因此,兩類數據相加的結果是,,收入最高的兩成美國人擁有該國約85%的財富,。年入百萬美元就可以躋身上述1%人口之中。不過,,這些人承擔的稅負恰恰比剩下的99%人口要低得多,。 2008年金融危機后,美國的貧富差距事實上處于擴大的狀態(tài)中,。許多低收入階層為柴米油鹽而焦慮,,而最富有的階層卻仍然揮金如土。更有意思的是,,這些美國富人甚至還享有美國政府提供給民眾的住房,、育兒等方面的稅收減免。因此,,美國政府在調節(jié)居民收入分配方面有很大的改善空間,。除了上述的富人加征稅收之外,,奧巴馬還強調,美國政府應該只給窮人和中小企業(yè)提供各種稅收優(yōu)惠和財政補貼,。 但向富人加稅還是遭到許多人的抵制,。以美國共和黨人為代表,他們主張維持現狀,,反對特別向富人增加稅負,。他們認為,,向富人征重稅可能導致大量的資金逃出美國,,這會引發(fā)股災。到時還會反過來影響到美國的各種退休基金的運作,,也會影響就業(yè)機會,。 許多學者的研究表明,社會,、經濟發(fā)展到一定的程度,,人們越來越關注分配的公平問題。這也是各國發(fā)展的共同規(guī)律,。而美國之前奉行的是市場經濟和小政府原則,,因此政府只是輕度介入收入再分配議題。而事實上這種做法正受到各方質疑,。在社會福利越來越完善的今天,,美國的窮人往往發(fā)現自己及家庭越來越脆弱。特別是在金融危機的沖擊下,,許多普通民眾的生計每況愈下,。因此,美國社會要求政府關注再分配問題的呼聲也越來越大,。而奧巴馬提出向富人加征稅收正是對此呼聲的回應,。 要求富豪多交一些稅收的難度不宜低估。有人擔心,,開征巴菲特稅收之后,,各種中介機構的收入會大幅增加,美國的國庫卻不會有所改善,。 但無論最終的結果如何,,在市場經濟負面效應日益凸顯的今天,政府的適當作為更為重要,。比較難能可貴的是,,當前奧巴馬政府所提出來改善社會分配的工作是漸進和有序的。比如在提出開征巴菲特稅收之前,,政府已經出臺不少措施增加應對富人避稅的辦法,。與此同時,,美國政府對中低收入者的扶助有所增強。給底層民眾減壓,、從富人處征收更多稅收是其他國家政府可以學習的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