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14日對于中國經濟而言,,是一個意味深長的日子。這一天,,A股十年前那輪牛市的最高點2245點,,被重重跌破,上證指數(shù)十年來漲幅為負,;也是在這一天,,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落下帷幕,這次會議將“穩(wěn)增長,、調結構,、保民生、促穩(wěn)定”確定為2012年經濟工作的方針,。如果說,,前者讓人感到心情郁悶,那么,,后者則給我們帶來憧憬與希望,。 “十年一覺股市夢�,!弊蛉�,,以此為標題的一篇評論文章被各大財經網站轉載,引發(fā)無數(shù)網友跟帖附會,。與此同時,,證券分析師向股民鞠躬道歉、基金公司老總炮轟“圈錢市”,、知名投資咨詢機構高呼“A股長期價值投資徹底破產”等新聞事件紛紛曝光,。凡此種種,雖然有情緒化的牢騷成分,,但也真實地表達了中國投資者對于A股恨鐵不成鋼的心聲,。在股市長期低迷的當下,這些言論和事件應該得到充分的理解與善待,,而不能簡單地斥之為“非理性騷動”,。 十年來,中國經濟增速領跑全球,,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了3倍,,民眾收入也獲得了較大幅度的增長,。這是中國“金融脫媒”得以迅猛發(fā)展的重要條件,也是中國民眾有能力為眾多上市公司提供融資的根本前提,。但遺憾的是,,為中國“金融脫媒”做出重大貢獻的絕大多數(shù)投資者不但沒有從股市中獲得回報,反而虧損累累,。自中國股市誕生以來,,“七虧二平一賺”一直是投資者揮之不去的“魔咒”。特別是2010年以來,,由于中國股市與經濟過度背離的詭異走勢,,股市投資者的虧損比例竟然逼近九成!總體上看,,中國股市喪失了經濟晴雨表的功能,,對此我們不能不進行深刻的反思。 股市既有融資功能,,也有投資功能,,兩者不可或缺。放眼世界,,在歐美等國以及中國的香港地區(qū),,股市的這兩種基本功能可謂相得益彰,相輔相成,,最終達致融資方和投資者的共贏局面,。而在中國股市,融資功能和投資功能嚴重失衡,,重融資,、輕回報成為A股的重大缺陷,尤其是最近幾年,,天量首發(fā)募資(IPO)和再融資的大戲在A股市場頻頻上演,,而投資者卻很難獲得與自己的付出相稱的分紅或股價上漲等方面的回報。公正地講,,除了融資得手的上市公司,、賺取承銷保薦費和交易傭金的券商、收取管理費的基金公司,、收取金融機構會員費與交易傭金的交易所,、收取證券交易印花稅的政府、以低價獲得IPO公司原始股的利益集團,、內幕交易知情人和極少數(shù)投資幸運兒外,,絕大多數(shù)投資者都是A股的輸家。更進一步講,,A股市場上的那極少一部分暫時的贏家,,其獲利是建立在絕大多數(shù)投資者被盤剝甚至被欺騙的痛苦之上,,這種畸形的叢林博弈關系,最終會導致前者被后者徹底拋棄,,從而導致滿盤皆輸,。這是必須予以警惕和防范的最壞的結局。 對于疾病叢生的中國股市,,監(jiān)管層一直在不遺余力地治理,。從監(jiān)督制度的不斷完善到監(jiān)管隊伍的持續(xù)加強,,從投資者教育的日益深入到重拳打擊違法違規(guī)交易,,都可以看到監(jiān)管層改善股市生態(tài)的努力已然取得成效。近期履新的證監(jiān)會主席郭樹清對于中國股市的沉疴頑疾有充分清醒的認識,,并提出了“市場化,、法治化、公開化,、國際化”的療方,。與此相應,包括強化上市公司分紅,、打擊內幕交易,、改變IPO市盈率過高局面在內的一系列監(jiān)管新政密集推出,給魚龍混雜,、暗藏污垢的A股市場送來陣陣激濁揚清之風,。這一切,讓我們看到了中國股市告別跛足,、去除沉疴,,從而最終強筋健骨的希望。而股市的強筋健骨,,也是中國得以有效提振內需,,實現(xiàn)經濟增長方式轉型的重要條件。 目前,,中國的股民總數(shù)已經超過1億,。這1億多具有風險投資意識的股民中,包含了中國經濟的重要生力軍和中國社會的穩(wěn)定器——中產階層,。發(fā)達國家的歷史經驗證明,,要想提振內需,關鍵在于提升并釋放中產階層的購買力,。剛剛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穩(wěn)增長,、調結構、保民生,、促穩(wěn)定”確定為2012年經濟工作的方針,,并提出“把擴大內需的重點更多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發(fā)展服務業(yè)、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上來”,,其中已經包含壯大中產階層的發(fā)展理念,。不必諱言的是,自2008年迄今的漫長熊市讓中國股民的財富巨幅縮水,,給成長的中產階層以沉重的打擊,,與此同時,日益飆升的房價也極大壓制了中產階層的消費意愿,。在此背景下,,中國的內需難以有效提振,經濟轉型進展緩慢,。因此,,實施積極的股市政策迫在眉睫。如果股市不能創(chuàng)造財富效應,,反而淪為吞噬財富的黑洞,,“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進而提升中產階層的購買力就會成為一句空話,提振內需,、實現(xiàn)經濟轉型的愿景也會隨之延誤,。 在股市生態(tài)惡劣、行情極度疲軟的當下,,監(jiān)管層正在奮發(fā)有為,,力圖標本兼治;各界有識之士亦在以永不放棄之心為股市向好振臂高呼,,積極建言獻策,。正所謂:人心不死,股市不死,。但與此同時,,我們也殷切地希望,既往的在國家戰(zhàn)略層面上實施的“金融脫媒”,,能夠在內涵上予以完善,,矯正其過度偏愛融資方的傾向,而應兼顧投資者的利益與合理的回報訴求,。我們看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相關決議中,有“發(fā)揮好資本市場的積極作用”這一提法,,但其細化內涵到底為何,,目前尚不得而知。期待積極的股市政策,,能成為這一提法中的應有之義,。果如是,,不僅是股市之幸,也是民生之幸,,更是中國經濟轉型之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