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國新辦發(fā)布中國首個《中國對外貿易》白皮書,。商務部官員崇泉在發(fā)布會稱,根據世界銀行數據顯示,,中國對世界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量的貢獻率2003年是4.6%,;2000~2009年中國對世界經濟的累計貢獻率已經超過20%,高于美國,。 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經濟對于世界經濟的推動作用日益凸顯,累計貢獻率超過20%高于美國,,也在情理之中,。這是無可否認的經濟貢獻,至于是不是高于美國,,其實并不重要,。問題的關鍵在于:中國經濟不能都“貢獻”給了世界——與對于世界經濟宏觀層面的推動力相比,中國經濟的內部“滋養(yǎng)力”不足,,確保經濟發(fā)展成果全民共享的力度和強度尚需全面提升,。 在某種意義上說,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是以廉價的勞動力價格作為支撐的,。我國居民勞動報酬占GDP的比重,在1983年達到56.5%的峰值后,,就持續(xù)下降,,2005年已經下降到36.7%,22年間下降了近20個百分點,。而從1978年到2005年,,與勞動報酬比重的持續(xù)下降形成了鮮明對比的,是資本報酬占GDP的比重上升了20個百分點,。美國耶魯大學教授陳志武曾撰文指出:“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多,、也相對很廉價的勞動力,,這種勞動力優(yōu)勢在經濟增長初期可以彌補、對沖高的制度成本對中國經濟的負面影響,�,!� 由于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例過低,“干得多,,掙得少”直接制約著百姓消費能力和生活質量的提高,。正因為囊中羞澀腰包不鼓,普通居民的消費能力一直不高,,影響到市場,,就直接體現(xiàn)為諸多商品價格因為購買力不足而顯得定位偏高,很多普通消費品也象征性地成了“奢侈品”,。在國內吃一次肯德基30元,,與美國吃一次4美元相比,價格其實差距不大,,但美國的肯德基就是平常的快餐,,可對于很多中國人來說,30元的肯德基卻吃不起——洋快餐在中國異化成“高檔消費”,,這是消費力太低(即收入低)的現(xiàn)實表征,。 勞動者報酬占GDP比例太低的另外兩個代名詞是收入分配不公、收入差距擴大,。適度的差異是有利于社會發(fā)展的,但國內貧富差距早在1994年就已經突破警戒線,,還在不斷擴大,。 勞動報酬占GDP的比重太低,可以視為是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期的一種改革的代價和陣痛,。那么,,在經濟總量成為“世界第二”的現(xiàn)實語境下,我們已經有了能力對這種改革陣痛進行救贖,。無論是政府在涉及二次分配的社會福利等方面加大投入,,逐步彌補因為初次分配帶來的巨大差距;還是改變經濟增長模式,,以實質性的制度舉措規(guī)范市場分配體系,,都是題中應有之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