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些地方加油站出現柴油供應緊張,,部分加油站已經斷供,。其實,,每年這個時候都會有人討論柴油荒,只是這回的討論似乎更激烈了,,甚至矛頭直指國有油企,。 對于缺油原因,有許多爭議,。有人認為是因為政府本月初把柴油價格調低了,,導致柴油荒。實際上,,這次成品油調價幅度很小,,只有0.26元,應該跟調價關系不大,。還有人認為兩巨頭控制出貨,,故意造成柴油荒,用斷油要求政府漲價,。 筆者認為,,柴油荒說明目前柴油需求強勁,柴油供需偏緊,。需求方面,,GDP依然保持快速增長。此外,,也有季節(jié)性原因,。目前是運輸旺季,加上正值秋收,,對柴油的需求持續(xù)走高,。供給方面,柴油生產產能大致能夠保證需求,。更值得注意的是,,從今年7月1日起,國家減免汽柴油關稅,,汽油進口關稅僅為1%,,柴油進口施行零關稅政策。 成品油短缺,,國有油企需負責任,。這不僅僅出于國企應有的社會責任,更為重要的是我國成品油產業(yè)鏈被國企壟斷,,很大程度上是行政賦予的,。比如原油和成品油的進出口,對民營企業(yè)是有限制的,。因此,,國有油企負有保障市場供應的責任。目前民營加油站數量占全國加油站數量的比例超過45%,,不保證民營加油站柴油供應,,如何保證全部市場供應? 此次柴油荒與成品油價格機制有一定關系,。近期國際油價上漲,,煉油企業(yè)對國內油價上調有預期,尤其在需求旺盛期會出現囤油的舉動,。另外,,如果價格扭曲,煉廠加工積極性會下降,,而如果國際柴油價格比國內貴,,油企成品油出口積極性增加,進口積極性降低,,從而影響國內成品油供應,。 但成品油價格機制整體來看還算不錯。缺陷當然有,,主要是與目前國際油價大幅度波動特征不相適應,。我們常常看到國際油價幾天跌下來10%,,但因為沒有滿足22工作日的要求,,國內油價按兵不動,再等等油價又上漲了,。前一段就出現近5個月成品油都調不了價,,導致國內的成品油價格常常會與市場價格脫節(jié),調價的滯后性影響成品油供需,。 我國成品油價格機制的四個基本要點是:原油價格參考地,;加權平均價格變動要求的天數;加權平均價格變動要求的幅度,;由誰來進行(宣布)調價和調價幅度,。改革的方向當然是市場化改革,完善成品油價格機制就是改革這四個方面,,使其更貼近市場 ,。 但只要柴油需求快速增長,,改革成品油價格機制就不能從根本上杜絕柴油荒,只能盡量把油荒控制在局部和短時間內,。這是因為,,如果柴油需求按年增長7%,柴油供應必須相應跟上,,如果供應由于種種原因受阻,,就會導致局部和短暫的油荒,這應該是經濟快速增長階段的特征之一,。充足的能源供應是有成本的,,因此充足供應也是相對的。 即使柴油供應沒有問題,,由于能源可替代性,,其他能源行業(yè)出問題也會導致柴油荒,比如缺電,。如果相當一部分的企業(yè)由于缺電而使用柴油機,,柴油供應一定不夠。根據我們目前的供需狀況,,如果沒有大規(guī)模電荒,,就不應該有大規(guī)模柴油荒。 當然,,對于民營加油站的呼聲,,政府應該給以重視。成品油產業(yè)鏈壟斷加政府定價,,如果政策上不有意識,、實質性留給民營加油站的生存發(fā)展空間,民營油企被國有油企擠出去只是時間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