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市場剛有好轉,,歐債危機進一步惡化,。
10月4日到6日,歐洲央行與英格蘭央行不斷出臺利好消息,,不僅維持低利率不變,,還擴大了量化寬松貨幣政策的規(guī)模,。英國央行行長金恩稱,英國當前正處于20世紀30年代以來最為嚴峻的全球金融危機之中,,英國央行有必要重啟量化寬松政策,,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已經決定再購買750億英鎊政府債券。10月6日,,歐洲央行行長特里謝在利率決議后的新聞發(fā)布會上表示,,歐洲央行將再次推出12個月再融資操作,并在一,、二級市場購買擔保債券,。
出臺量化寬松的貨幣政策,使歐元匯率略有反彈,,加之美國的非農就業(yè)數(shù)據(jù)超過市場預期,,中國國慶長假時,市場避險情緒好轉,,美元指數(shù)震蕩中略有下行,;截至10月6日,,美國股市迎來三連陽。由于寬松的貨幣政策,,加上德,、荷等國議會通過了擴大穩(wěn)定基金的議案,歐債危機崩盤的可能性下降,。
好景不長,。10月7日,國際評級機構惠譽將西班牙長期外幣與本幣發(fā)行者違約評級直接調降兩個等級,,從AA+調降至AA-,,評級前景為負面,維持西班牙短期評級為F1+不變,。同時將意大利的本外幣長期發(fā)行人違約評級從“AA-”下調至“A+”,,將短期發(fā)行人違約評級從“F1+”下調至“F1”,并將長期評級前景確定為負面,。另據(jù)葡萄牙媒體報道,,國際信用評級機構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7日下調了葡萄牙9家金融機構的信用評級。上述消息導致當天美國三大股指下挫,,終止三連陽的大好局面,。
德國等國下決心不讓歐元崩潰,寬松的貨幣政策是幫助希臘,、葡萄牙等國的最后招術,。歐元區(qū)一方面讓債務國家繼續(xù)實行緊縮的財政政策,另一方面各方分攤成本搶救歐元區(qū)外圍國家,。
歐元區(qū)的緊縮計劃是烏托邦式的,,希臘等國的減赤計劃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這些國家并未找到新的經濟增長點,。并且,,量化寬松的貨幣政策與擴大穩(wěn)定基金有嚴重的負面作用,推升了歐元區(qū)未來的通脹壓力,,擴大了私人投資機構的損失,,無助于解決財政緊縮措施下的社會矛盾。
歐洲量化寬松的貨幣政策雖然規(guī)模不大,,卻具有極強的象征意義,。歐洲央行行長特里謝等人作為嚴厲的貨幣政策的擁躉,德國一向支持嚴厲的貨幣與財政紀律,,卻在債務壓力下一手推動量化寬松貨幣政策,,把應付債務危機置于財政紀律之上,是全球央行發(fā)放貨幣的明確信號,。
未來全球面臨的最大問題是通脹,,這一輪通脹將從歐洲起步,。
歐元區(qū)與美國不同,無法通過鑄幣稅將通脹危機轉嫁給全球,,寬松的貨幣政策會導致兩大結果,,一是歐元區(qū)內部通脹,歐元匯率繼續(xù)下行,;二是分攤成本,,由各國納稅人、銀行等分攤通脹與債務成本,。歐元區(qū)財長7月21日會議達成的救助條款規(guī)定,,私人投資者將承擔21%的損失。金融機構在2020年之前需要為希臘提供1350億歐元的融資,。德國,、荷蘭等國認為21%對于像銀行、保險公司這樣的投資者承擔太輕,,要求這些私人債權人承擔更多份額,,法國和歐洲央行極力反對。所有的私人投資者都得為歐債危機承擔成本,,擁有歐元資產的金融機構資產負債表將進一步惡化,,而這將倒逼歐洲央行實行更加寬松的貨幣政策,全球通脹預期進一步攀升,。
通脹預期上升對于轉型中的中國經濟不是好消息,中國企業(yè)的原材料成本將繼續(xù)上升,,人力成本也將繼續(xù)處于上升通道,。對于中國企業(yè)而言,從事實體經濟將是雞肋,,只有金融與資源投資才是贏利來源,。擁有充裕資金的中國企業(yè),迎來了圈占資源的大好時機,。中國實體經濟下行,,反過來惡化了全球的經濟形勢。
歐元區(qū)暫時避免崩盤,,代價巨大,,全球將在通脹預期與財政緊縮的雙重痛苦中,迎來第四季度,,甚至迎來20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