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度“拉斯克獎”頒獎典禮于北京時間9月24日凌晨在紐約隆重舉行,。中國中醫(yī)科學院研究員屠呦呦登上了領獎臺:因為發(fā)現(xiàn)青蒿素——一種用于治療瘧疾的藥物,挽救了全球特別是發(fā)展中國家數(shù)百萬人的生命,。這也是“拉斯克獎”設立65年來,,首次授予中國科學家,。 在長達50多年的中藥和中西藥結合研究中,屠呦呦最為突出的貢獻,,就是帶領課題組在發(fā)現(xiàn)青蒿素的道路上寫下了“濃濃一筆”,。拉斯克臨床醫(yī)學獎向來有“諾貝爾獎風向標”之稱,屠呦呦獲此殊榮,,許多人禁不住又想到一個老問題:我們離諾貝爾獎還有多遠?屠呦呦若真能突破“一步之遙”,,當然是件天大好事,。但我們在為此期待的同時,更應該通過她的經歷,,再次思考“失敗是常態(tài)”這樣一個科學研究的常識問題,。 幾年前,中山大學朱熹平教授和清華大學兼職教授曹懷東因徹底證明國際數(shù)學界百年重大難題——龐加萊猜想,,備受人們關注,。當有人問朱熹平教授成功秘訣時,他說:“把失敗看成常態(tài),,把成功當作偶然,。”他還說,,在攀登龐加萊猜想這一高峰途中,,團隊經歷了無數(shù)次失敗與失望,有時想到了新的論證思路,,卻不敢動手去做,,因為每次論證可能有百分之七八十的幾率是失敗的,“常常感到顛覆性的挫敗,,甚至會懷疑自己的選擇”,。報道稱,屠呦呦帶領課題組歷經5年190多次失敗,,才提取出抗瘧效果100%的青蒿素,。屠呦呦獲“拉斯克獎”也再次證明,在重大科學發(fā)現(xiàn)中“失敗是常態(tài)”,。 科學研究是探索和創(chuàng)造,,可以說,失敗具有天然合理性,。如果怕失敗,,就只能原地不動。從這個意義上講,,失敗自有其價值,。每次失敗都是在告訴我們“此路不通”,當另覓新途,。失敗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想到可能的失敗就輕易放棄。相對于失敗次數(shù)而言,,每次成功也只能算是“偶然得之”,。這就要求科研工作者能超越功利,以人生追求、內在情懷,、個人興趣等內在價值為主導,,而不是被晉升、待遇,、榮譽等外在利益牽著鼻子走,。 然而,如今在科研領域中,,有幾人還能真正“把失敗看成常態(tài)”?片面追求高成功率,,幾乎已成當今科研領域一個通病。在科技項目評審中,,常常也是“風險,,一票否決”。這樣的結果便是,,科研大多以跟蹤發(fā)展為主,漠視自主創(chuàng)新�,,F(xiàn)在考核和評價體系往往以成敗論英雄,,也逼得不少人低層次重復、干小兒科,,以保住自己位置,。 因此,“把失敗看成常態(tài)”,,不僅需要科研工作者超越外在利益,,更應為科研工作者“耐得住寂寞,經得起失敗”提高制度保障,。《國家中長期人才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已指明了方向:改進科技評價和獎勵方式,,完善以創(chuàng)新和質量為導向的科研評價辦法,克服考核過度量化傾向,,以利于科技人員潛心研究和創(chuàng)新,。我們應當在各方面把這些工作切實做實做細,使科研工作者能更加自由地潛心于創(chuàng)造性研究,,推動我國科學技術研究取得更多突破性進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