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商銀行董事長表示A股銀行股具有絕佳的投資者價值之后,,北京銀行董事長也表示,北京銀行如此優(yōu)質(zhì)的資產(chǎn),,真不理解為何股價表現(xiàn)如此不佳,。本欄以為,銀行股的價值低估具有馬太效應(yīng),,需要一個強大的力量來啟動銀行股行情,,方能真正撥亂反正。 現(xiàn)在有幾件明擺著的事情,,一是A股銀行股價格太低,,比港股還低;二是沒人認為銀行股股價偏高,;三是大型機構(gòu)至少表面上都不愿意長期投資銀行股,;四是銀行股的市盈率已經(jīng)低至6-7倍,而且銀行股的凈利潤還保持著不低于20%的年增長速度,。種種因素都表明,,銀行股已經(jīng)處于被嚴重錯殺的領(lǐng)域,難怪董事長們紛紛表示看不懂,。 應(yīng)該說,,在當前的環(huán)境下,買入銀行股是對的,,長期持有或許也能得到豐厚的回報,。但是具體到當前的投資者個體,卻變得不是這么回事兒,。首先現(xiàn)在市場上資金成本越來越高,,15%以上的融資成本并不少見,就連房貸的真實利率也達到了9%以上,�,?梢赃@樣理解,投資者手中的資金都是具有15%以上的機會成本的,。 或許有人說15%的機會成本具有較高的風險,,借款人有不還款的可能,。但作為股市投資者,卻并不會這樣理解,,因為他們還有一個沒有信用風險的投資場所——新股申購,。據(jù)測算,即使考慮到新股破發(fā)的因素,,一年下來不斷進行新股申購的投資收益也很容易達到15%以上,,如果對新股的行業(yè)屬性、價格等因素細心研究,,這個收益水平還會更高,,而且也能避開破發(fā)的新股。例如一位打新大師牛老師,,對將要發(fā)行的新股談起來頭頭是道,,而且經(jīng)過實踐檢驗,,牛老師選出來的新股在上市時的表現(xiàn)往往是幾只新股中最好的,。也就是說,新股申購可以視為給股市資金提供15%的無風險收益機會,。 那么投資銀行股,,如果不能給投資者帶來15%的年收益率水平,這些資金寧愿去參與新股申購,。15%的收益水平,,以中國銀行每股分紅0.1314元(稅后)計算,其“合理”股價應(yīng)為0.876元,。 銀行股無法彌補投資者持有銀行股損失的機會成本,,故現(xiàn)有的銀行股持股者也會選擇拋售銀行股賺取15%的無風險收益,于是銀行股股價長期低迷,。也就是說,,銀行股的不招人待見,源于資金成本的高企,、投資者的現(xiàn)實與缺乏浪漫,。 有投資者說,如果銀行股股價上漲,,可以很輕易地提供15%的收益,。這話不錯,但是目前的投資者看不到銀行股上漲的契機,,故寧愿采取防守策略,。由于銀行股一般流通盤巨大,投資者并不擔心缺乏右側(cè)交易進場機會,,于是銀行股至今沒有出現(xiàn)敢于第一個吃螃蟹的大型機構(gòu),。 如果有一天,,銀行股行情真的啟動,技術(shù)圖形開始走好,,那時資金將會蜂擁而入,,熊牛的轉(zhuǎn)換可能就在一念之間,屆時銀行老總很可能還會表示看不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