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80年代初,,日本政府頒布一系列重要法律法規(guī)文件,,開始大力推行日元國際化,至今已有30年,。其成效如何,?對中國有何借鑒意義,?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長殷劍峰日前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專訪時表示,日元的30年國際化歷程基本是失敗的,,中國在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的過程中,,應充分汲取日元國際化的教訓,避免重蹈覆轍,。
殷劍峰表示,,一種國際化的貨幣應該具有兩個功能:貿易結算計價和價值儲藏。人民幣需要國際化,,這不僅僅是重建國際貨幣體系的需要,,也是保持財富增值的必要措施。由于以美元和歐元雙重支撐的國際貨幣體系面臨嚴重問題,,因此人民幣國際化并與美元,、歐元形成“三足鼎立”的態(tài)勢,有利于國際貨幣體系穩(wěn)定,。
他認為,,對日元國際化失敗的判斷,基于以下事實:從1990年日本泡沫經濟破裂后,,日本外匯儲備在發(fā)達國家所擁有外匯儲備總額中的比重持續(xù)上升,,目前已達70%左右;而IMF統(tǒng)計可識別的外匯儲備中,,60%左右是美元資產,,30%左右是歐元資產,剩下的10%為英鎊,、日元等,。這一現狀,與日本在全球經濟中的排名嚴重背離,�,?梢姡鄬τ谄渌饕泿�,,日元并不是一種重要的儲備貨幣,,只是依賴于其他貨幣的一種主權貨幣,因為日本持有整個發(fā)達國家70%的外匯儲備,,日元的背后實際上由其他外匯來支撐。
日元國際化為什么會失�,�,?殷劍峰認為,首先是貿易產品結構和貿易區(qū)域結構限制了日元在貿易中的使用,。對日本1972年至1982年十年間對外貿易的研究表明,,日本在進出口中日元使用的情況為,,直到1980年日本的出口貿易中才有1/3使用日元,而進口貿易中只有4%使用日元,。一方面,,當時日本主要貿易伙伴為美國和歐共體這兩個強勢經濟體,當時日本一半出口集中在歐美地區(qū),,這部分出口貿易使用日元的可能性很�,。涣硪环矫�,,當時日本進口中超過50%是能源大宗商品,,而大宗商品是以美元計價的。
第二個原因是日元離岸市場的畸形發(fā)展,。當時日元國際化一個重要特點,,就是資本項目開放的速度遠遠快于其國內金融體系改革。從1984年下半年開始,,隨著日元國際化推進,,特別在1985年日元大幅升值的背景下,日元離岸市場迅速發(fā)展,。但是當時日元離岸市場并不是一個正常的市場,,其中主要是兩類交易,一是日本本土金融機構將資金轉移到離岸市場,,比如倫敦,、紐約、香港等市場,,再從離岸市場將資金轉移到日本本土,。還有一類交易就是國際投資者的交易,但這些國際投資者并不想持有日元,,他們對以日元計價的債券和股票沒有太大興趣,,借入日元后立刻換成美元和其他貨幣投資美國和歐洲。因此,,在日元離岸市場的主要是日本本土金融機構,,而他們把資金在離岸市場轉一圈回到日本本土后,又把資金主要用于炒股票,、炒房地產,,并沒有真正為實體經濟服務。
在資本項目迅速開放的過程中,,日本國內的金融改革非常滯后,,如日本對債券市場的管制直到1995年前后才放松,這使得以銀行為主導的金融體系沒有改變,從而未能給國際化的貨幣提供一個價值儲藏的渠道,。
殷劍峰認為,,對比當時日元的國際化經歷,人民幣國際化既有相同點,,也有不同點,。相同點有,貿易結構的制約,、金融改革滯后等,,同樣存在于人民幣國際化之中。如,,北美,、歐洲和日本占中國內地出口總額的51%左右,進口則占37%,;能源大宗商品進口也是美元計價等,。不同點則在于,人民幣國際化迄今則主要由跨境貿易帶動,,資本項目開放則謹慎得多,。
統(tǒng)計顯示,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目前年規(guī)模約為5000億元人民幣,。殷劍峰指出,,其中有兩個問題值得關注,一是在跨境結算中出口貿易人民幣用的較少,,進口中人民幣使用相對較多,,導致跨境貿易中出現了“貨幣替代”的現象。即,,原來進口企業(yè)進口商品要找商業(yè)銀行,,商業(yè)銀行找中央銀行買外匯,現在進口企業(yè)直接用人民幣支付,,原先的外匯需求就沉淀在人民銀行,,這實際上成為近些年來中國外匯儲備增加的一個重要因素。二是目前百分之七八十的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是通過香港進行,,在香港沉積了大量的人民幣存款,。但在香港,以人民幣計價交易的金融產品非常匱乏,,如以人民幣計價的債券目前只有人民幣存款不到1/4的規(guī)模,,這就導致了香港人民幣持有收益較低。
為此,,殷劍峰建議,,人民幣國際化要借鑒日本的教訓,重視離岸市場的重要作用,但需要防止離岸市場成為資金繞開國內管制和調控,、炒作國內資產的通道。香港未來可以成為重要的人民幣離岸國際金融中心之一,。人民幣國際化應首先在東南亞展開,,讓香港成為東南亞人民幣投資和交易中心,因為中國內地對東南亞呈現貿易赤字,,擁有大量進口,。同時,在
內地金融改革不能一蹴而就的情況下,,香港先進,、開放的金融制度可彌補內地金融體系的不足,為建立人民幣價值儲藏職能奠定基礎,。不過,,在這一過程中,一些基礎性的工作亟待加速推進,,如前面提到的香港以人民幣計價的金融產品匱乏問題,,應盡快有效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