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博物院藏品三年普查清理工作計劃”新聞發(fā)布會30日在京舉行,。故宮院長單霽翔介紹,,計劃利用3年時間,對部分藏品進行持續(xù)和深入普查清理,,開展登記著錄,、影像采集等工作,。
故宮博物院作為全國最大的綜合博物館,在2010年12月底基本完成了建院歷史上的第5次藏品清理,,此項普查清理工作是第5次藏品清理工作的延續(xù)和深化,,采取邊清理邊采集邊研究的工作模式。以實現(xiàn)文物信息的清晰化為主要工作目標,。三年后的階段性驗收成果,,將會按照國家文物局的統(tǒng)一規(guī)范要求,納入到全國可移動文物中心數(shù)據(jù)庫,。
按計劃,,此次工作計劃分甲骨、乾隆御稿,、明清尺牘,、清代瓷片和窯址標本、舊存瓷器文物,、石碑,、文物箱柜架、舊有鋪墊類文物,、清宮老照片,、清宮老照片玻璃底片、古建文物資料,、石刻構(gòu)件,、文保科技部原存材料,、古建筑附屬物品以及部分不符合故宮博物院收藏范圍的藏品,。
其中,甲骨項目擬按國家社科項目基金,,由故宮器物部和故宮研究院古文獻研究所合作清理,,包括冠號、影像采集和摹字,、拓片工作,。具體計劃為:2014年下半年至2015年制作方格托盤,對小塊進行分離裝袋,、冠號,;2014年10月開始影像采集工作,預計3年內(nèi)完成,;摹字和拓片工作也將于2014年下半年開始論證,,在故宮博物院內(nèi)專業(yè)人員的基礎(chǔ)上,,借助社會學術(shù)力量合作開展,縮短工作時間,。
關(guān)于乾隆御稿,,為尊重原狀,基本按照原有的樣式編號,、包裝保管,,有208個文物號,222件∕套文物,,計28132張,,之前的整理存在時間錯亂、年份混雜,、手稿和謄稿交叉等問題,。書畫部擬用3年時間,完成冠號,、定名,、制作卡片及影像采集工作。圖書館所管部分,,以乾隆三十五年至嘉慶三年為主,,約155部,雖已初步完成建賬工作,,但未具體到張,,也無影像,此次文物普查工作擬統(tǒng)一移交書畫部整理并保管,。
其余項目亦將按計劃進行,。